欢迎访问 法律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行政执法

吴中项目化打造“1+2+3+4”普法模式

时间:2022-12-29 文章来源:江苏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1

  今年以来,苏州市吴中区坚持以法治惠民为出发点,以乡村治理为基础点,以法治文化为着力点,以创新发展为关键点,项目化打造“1+2+3+4”普法模式,全面提升群众普法喜爱度、法治获得感。

  一是紧扣“一条主线”,打造法治素养品牌。将国家普通工作人员法治素养提升试点项目实施成效纳入全区年度高质量发展考核,落实普法责任制,实施“学法筑基”“普法提能”“崇法养成”“弘法引领”四大工程。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和“谁管理谁负责”原则,制定普法线路图、时间表,定期组织法治讲座、以案释法、旁听庭审等活动。建立定期沟通、信息简报、评比考核、成果测评四大机制,推动各地各部门开展特色鲜明,融思想性、教育性、实用性于一体的活动项目,全力打造“法润吴中·法塑英才”工作品牌。

  二是探索“两条路径”,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以深化基层创建为载体,做好全国和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复核工作,今年指导甪直镇淞南村、临湖镇联盟社区等6家村、社区参评。以优化队伍建设为抓手,实施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程,形成一批以村组干部、调解员、网格员等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开展“法护人生”“法进家庭”“法润村居”系列活动,打造临湖“333议事”金庭“古樟议事”等村民自治品牌。共在全区培育“法律明白人”1950名,网格人数配比为2.39。通过“3+3+N”培训模式,实现“法律明白人”培训率100%。

  三是实现“三个提升”,擦亮法治江南文化。提升阵地聚合效应。开展省、市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谋划宪法公园建设,建好大运河法治文化带、甪直法治文化景区、越溪法治文化公园等特色阵地,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内容有机融入。提升作品本土效应。结合江南元素,创作木雕、苏扇、藤编等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法治精品。编印法治文创节作品集,举办法治书画、微剧本等征集活动,制作“法律明白人”普法沙画两部曲。提升社会传播效应。推动公共场所显示屏、宣传栏和移动终端等载体公益普法全覆盖,加强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宣传,推出法治演出下乡、线上有奖答题等惠民活动。

  四是突出“四个主题”,浓厚法治宣传氛围。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民普法的首要任务,作为中心组学习、党员学习、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形成党政领导示范带头、部门板块积极组织、村(社区)广泛参与的格局。构建宪法、民法典宣传“常态+节点”联动模式,通过宪法宣誓、民法典宣讲、法治评弹演出等方式,将法治基因融入群众生活。围绕《苏州市太湖生态岛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集中开展法护生态岛倡议、送法入户、普法讲座、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把生态岛打造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示范岛。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免责声明 |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律时评网 w.fl-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29985号-19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