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执法促和解 执裁减负护权益
时间:2025-11-21 文章来源: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安徽法院网讯11月19日,淮北市烈山区法院成功调解执结一宗网络仲裁裁决执行案件。在执行法官的不懈努力下,申请执行人主动同意降低利息标准及数额,与陷入困境的被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即时履行完毕,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赢得了双方当事人的认可。
该案源于一份已生效的网络仲裁裁决。申请执行人某信用担保公司与被执行人李某因追偿权发生纠纷,仲裁机构裁决被执行人需偿还代偿款本金等。裁决生效后,因被执行人未能履行,申请执行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依法向被执行人送达了法律文书,并迅速启动财产查控措施。经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名下除少量银行存款(已被冻结)外,并无其他足额易变现财产。执行法官并未简单地就案办案,而是主动与被执行人进行了深入沟通,了解到其因近期生意投资严重亏损,导致资金链断裂,负债累累,确实短期内无力一次性偿还高额的本息,但其表达了强烈的还款意愿,希望法院能协调宽限期限或减免部分费用。
掌握这一情况后,执行法官转变工作思路,将重点放在“调解”上。他多次联系双方进行沟通协调。一方面,向申请执行人详细说明被执行人当前的实际经营困境和财产状况,引导其充分考虑被执行人现实经济条件,从尽快实现债权回收的角度出发,适当在利息金额上作出让步;另一方面,也严肃告诫被执行人必须正视法律义务,珍惜和解机会,积极筹措资金。经过法官多轮耐心细致的调解,最终成功说服申请执行人自愿放弃部分利息和费用;被执行人则在签署和解协议当天一次性付清了该笔款项。
原文链接:http://ahfy.ah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11/id/908298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