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纠纷起“薪”愁 倾力调解化民忧
时间:2025-11-14 文章来源: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安徽法院网讯“太感谢法官了,拖欠的工资终于有着落了!”拿到调解协议的那一刻,王某激动地向法官表达谢意。近日,天长市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用高效、温情的司法服务,为劳动者撑起“权益保护伞”。
被告李某承包了该市多个小区地下室的自来水安装工程,王某长期在李某手下干活,口头约定工资220元一天,每年农历年底结账。2025年1月27日,双方结账,李某向王某支付了部分工资,剩余工资1.4万元以资金短缺为由,向王某出具欠条一张。后王某多次催要,李某分文未付。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期盼通过法律途径拿回“辛苦钱”。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梳理案情,积极联系李某,明确告知其拖欠劳务报酬的法律后果及相关责任,同时耐心倾听其实际困难与顾虑,引导其换位思考,理解员工讨薪的迫切心情;另一方面,承办法官多次联系王某,及时说明案件处理进度和调解思路,引导双方理性沟通。
开庭当日,承办法官耐心细致的与双方沟通协调,李某表示自己对所欠王某工资款数额无异议,并认识到自己无故欠薪的错误,愿意接受调解。王某见李某态度诚恳,也接受和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李某承诺所欠工资款1.4万元,于2025年12月31日前一次性给付。为确保调解协议落到实处,法官还同步明确了付款节点和违约条款,为员工权益加上“双保险”,该起劳动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原文链接:http://ahfy.ah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11/id/907254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以货抵债”促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