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最美劳动者丨4轮调解后,47名劳动者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时间:2025-11-12 文章来源: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感谢法官,这几个月愁得睡不着,现在总算能安心等工资了!”
在长春市绿园区综治中心的速裁法庭内,多名校车司机紧握着法官的手,连连道谢。一场牵动数十个家庭的欠薪纠纷,在法官前后4轮的耐心调解下,终于尘埃落定,画上了句号。
本案的原告系某校车公司的47名劳动者,自2024年11月起,该校车公司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拖欠他们的工资,后期甚至回避沟通。
“我们大多是从农村出来打工的,家里有老有小,工资发不出来,日子真过不下去了。”与公司多次协商无果后,47名劳动者选择来到绿园区综治中心寻求法律帮助。
为及时回应劳动者们的急切诉求,绿园法院派驻综治中心的两名速裁法官第一时间介入处理。首次开庭时,双方争执不下:劳动者们情绪激动,手持考勤与工资记录,质问公司为何“恶意欠薪”;公司方则表示经营困难,暂时无力支付全部欠薪。眼看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法官果断决定休庭,另寻化解之道。
“此案若简单‘一判了之’,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导致‘案结事不了’,既无法及时保障劳动者权益,也不利于企业后续经营。”面对僵局,法官决定采取“背对背”调解方式,为双方创造冷静沟通的空间。
此后的一个月里,法官当起了“中间人”。一方面,多次走访校车公司,协助其梳理财务状况与可变现资产,核实其实际偿付能力,并向企业负责人释明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和社会影响,引导其树立诚信履约意识。另一方面,面对情绪焦虑的劳动者们,法官耐心安抚情绪,详细讲解法律程序与调解优势,引导其理性看待企业暂时的经营困难。
“大家起早贪黑不容易,工资权益必须保障,但也要考虑企业现实情况,一味紧逼可能适得其反。”
“员工靠工资维系生计,拖欠这么久已经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企业必须拿出诚意,尽快解决。”
……
在法官一句句推心置腹的话语中,双方的对立情绪逐渐消融。
最终,历经4轮细致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校车公司制定了详细的还款计划,承诺今年年底前结清所有拖欠工资及假期补贴;劳动者们表示予以谅解,同意放弃部分逾期利息。
签订调解书时,现场气氛已明显缓和,公司负责人主动向劳动者们致歉:“之前是我们没处理好,这次肯定说到做到。”劳动者们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咱们这个法庭真管用,实实在在帮老百姓解决问题。”
“这就是综治中心速裁法庭的作用。”法官说道,“扎根在老百姓身边,用最实在的办法化解纠纷,让大家不用跑远路就能把事儿解决。”
这场欠薪纠纷,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画上了句号,不仅守住了劳动者的“钱袋子”,也为企业的良性发展留有余地,真正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未来,绿园法院将始终以“如我在诉”理念,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更温情、高效的司法服务化解矛盾、定分止争,为维护辖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护航民生福祉筑牢司法屏障。
原文链接:http://jlfy.e-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11/id/906644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