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法律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法律常识

韶关仁化:坚持“三个聚焦”激发社区矫正工作新效能

时间:2025-03-25 文章来源:广东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感谢仁化县社矫中心工作人员多次耐心、认真、细心地引导和开导,让我感觉生活的美好,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后生活中我一定会走得更稳、更好。”这是社矫对象连某在仁化县社区矫正中心向笔者吐露的心声。

  近年来,仁化县社区矫正中心坚持以科技赋能为抓手,以红色教育为引领,以“仁爱”关怀为支撑,不断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效。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以来,仁化县是韶关市社区矫正对象无重新犯罪记录的县(市、区)之一。2024年6月,仁化县社区矫正中心被广东省司法厅命名为全省首批省级“智慧矫正中心”。

  聚焦科技赋能

  让社区矫正有“准度”

  “通过对广东省社区矫正一体化平台的运用,实现了对社区矫正对象从入矫到解矫的全流程数字化记录。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通过平台查询和更新信息,确保能够及时掌握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的情况。”仁化县“智慧矫正中心”负责人介绍。

  仁化县按照国家“智慧矫正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建设“三区十九室”矫正业务功能区域。同时针对各功能区域购置相关装置设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构建定位监管、远程督查、在线教育等社区矫正体系,实现“无缝衔接、无缝管理”。

  聚焦红色教育

  让社区矫正有“深度”

  “社矫工作,关键要触及社矫对象内心灵魂,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社矫中心负责人根据多年社矫工作总结道。

  仁化县社区矫正中心勇于创新、敢于尝试,依托仁化县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将红色教育融入社区矫正日常工作中,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到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石塘双峰寨等场所,激发爱国情怀,促使社区矫正对象将红色文化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有效提升矫治工作质效。

  在接受采访时,社区矫正对象刘某深有感触地说:“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红色教育,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增强了我自觉改造的信心和决心。”

  聚焦“仁爱”关怀

  让社区矫正有“温度”

  “我现在每个月务工收入5000元,要是没有仁化社矫中心的技能培训和推荐就业,我就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真是太感谢他们了。”在采访时,该县周田镇社矫对象杨某很开心地对笔者说道。

  深化精准滴灌教育矫正模式。社区矫正对象到社矫中心报到时,矫正中心负责人会及时组织召开律师、延伸管教警察、心理咨询师、社区工作人员参与的研判分析会议,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犯罪原因、心理状态、生活需求等方面情况,为每名社区矫正对象量身定制个性化矫正方案。

  严格落实社区矫正管理措施。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充分依托“睦邻制”载体,定期或不定期走访社区矫正对象,面对面地与社区矫正对象及其家属深入开展“谈心交心”,确保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状况,第一时间得到家属全力支持,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努力解决社矫对象实际困难。针对社区矫正对象融入社会难题,仁化县司法局加强与人社、民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文化程度和就业需求,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课程,提升其就业能力。2024年,仁化县社区矫正中心举办各类培训班5场次,累计培训人员超100人次。

1

  “我们要让社区矫正工作不仅颇具‘力度’,而且饱含‘温度’,滋润温暖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灵。”仁化县社区矫正中心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仁化县司法局将认真贯彻落实《韶关市社区矫正质量提升两年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服务管理,打造“仁爱”社区矫正工作品牌,全力推动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免责声明 |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律时评网 w.fl-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29985号-19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