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案件大民生丨“法官把道理掰开揉碎了讲,我们心服口服!”
时间:2025-11-12 文章来源: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解决,太感谢法官了!”原告郜某紧紧握住承办法官的手,连声道谢。一旁的修理厂负责人孔某也连连点头:“法官把道理掰开揉碎了讲,这样的结果我们都心服口服!”这温情一幕发生在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法院,一场剑拔弩张的维修合同纠纷,最终在法官的调解下握手言和。
此前郜某将车辆送修理厂维修,维修时,他以修理厂列明的《维修明细价格清单》上配件价格过高为由,自行联系配件厂家购买配件单上的材料,并直接经配件厂家发货至该维修厂,该维修厂为原告购买的配件提供组装服务。后修理厂通知取车,可郜某取车后发现车辆还是不能正常行驶。此后一个多星期,他往返修理厂三次,问题始终没解决。“车修不好,还赖我配件有问题?”郜某找修理厂理论,双方争执不下,最终郜某一纸诉状将修理厂诉至法院,要求解除维修合同并赔偿损失。
承办法官阅卷后发现,案件虽标的不大,却关系着当事人的切身利益。若直接判决,不仅耗时耗力,还可能让矛盾升级。于是,法官决定先组织调解。
调解室里,气氛一度十分紧张。“我花了钱,现在车辆没有办法使用,这损失凭什么我承担?”郜某拍着桌子,语气里满是委屈和气愤。孔某也红着脸反驳:“我们师傅加班加点的赶工期,是他自己非要用副厂件,现在出了问题倒要我们赔偿,这生意没法做了!”
法官没有急于打断,而是耐心听完双方的倾诉,待两人情绪稍缓,才拿出合同和相关法律条文,逐条分析责任。“修理厂虽然是安装,但郜某确实因车辆维修遭受损失;郜某自行采购配件,也确实增加了维修风险。”法官的话让双方都冷静了下来。
随后,法官又从情理入手,对孔某说:“做生意,口碑比什么都重要,妥善解决这事,比打官司、做鉴定划算得多。”又转头劝郜某:“他们愿意坐下来谈,就是想解决问题,你也适当降低一些赔偿的诉求,大家互相体谅,事情才能尽快了结。”
就这样,法官反复沟通,从法律规定聊到实际损失,从店铺口碑谈到时间成本。原、被告的态度渐渐缓和,最终各退一步达成和解。当郜某主动向法院递交撤诉申请时,这场纠纷终于画上了句号。
这起看似普通的汽车修理纠纷,正是船营区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的生动写照。近年来,船营法院坚持“调解优先、判调结合”,针对民生小案,用耐心和专业化解矛盾,既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又让司法充满温度。
正如承办法官所说:“每一起小案件都连着大民生,我们不仅要定分止争,更要解开群众的心结。”
原文链接:http://jlfy.e-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11/id/906808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