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法律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法律案例

出租手机ID就能躺着赚钱?当心,已有人获刑!

时间:2024-11-13 文章来源: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出租、出售、出借自己名下的银行卡、电话卡,

  可能涉嫌帮助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

  同样,出租、出售、出借手机ID账号给他人,

  一样会成为电信诈骗分子的帮凶

  …………

  基本案情

  张三在某软件上看到其他用户发布的可以通过出租苹果ID获利的方法后,便与对方取得联系,并就出租时间和租金达成一致。于是,张三找到朋友李四一起加入,俩人分工合作,张三负责购买苹果ID并绑定手机号,李四则负责将已绑定好的手机号及验证码发送给对方,并统计使用苹果ID的时长,以便张三与上家联系并收取费用。俩人非法获利共计5800元。不法分子利用张三、李四等人提供的ID号,通过苹果手机的facetime功能,拨打诈骗电话,涉案五起,诈骗金额共计379219元。

  法院审理

  辉县市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张三、李四的行为已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均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对已扣押的被告人张三的违法所得人民币5800元予以追缴,由扣押机关上缴国库。对已扣押的作案工具被告人张三的六部iphone6s手机及三张手机卡予以没收,由扣押机关依法处理。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第一款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ID账号是手机系统中相对唯一的编码,相当于我们的“身份证”,群众切勿因小利小惠出售或者出借自己的ID账号,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将会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投屏、共享或分享手机屏幕意味着对方可以实时看到您的手机屏幕内容,包括您输入的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内容。若平时不使用“FaceTime通话”功能,可直接关闭,或通过设置复杂的Apple ID密码,并开启“二次验证”防止个人信息泄露,保障资金安全,以免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法官在此提醒,不要贪图蝇头小利以身试法,绝对不能向他人提供诈骗电话转接服务及出租、出借、出售手机卡、银行卡、个人注册的通讯账号等,切勿成为诈骗“工具人”;广大市民要提高警惕,防范“FaceTime通话”之类的诈骗,不给陌生电话转账、借贷,不向陌生电话透露银行账户、验证码、密码等。


原文链接:https://www.hn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199092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免责声明 |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律时评网 w.fl-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29985号-19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