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法律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法律常识

聚力民生警务 解决“急难愁盼”

时间:2024-03-23 文章来源:山西长安网 作者:佚名

  近日,《警方周刊》以“聚力民生警务 解决急难愁盼”为题,对晋中市公安局榆次分局使赵派出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经验做法进行宣传报道。

  “有名老人频繁敲我家门,请你们过来看看。”2月18日晚,晋中市公安局榆次分局使赵派出所民警接到群众求助。民警到达现场后,发现一名80岁左右的老人瘫坐在楼梯口,无法正常交流。经民警观察发现,老人衣领处缝着一个布条,上面留有电话号码,于是民警通过电话联系到了老人的子女。20分钟后,其儿子赶到现场并对民警表示感谢。

  1710120531171008257.jpg

  近年来,晋中市公安局榆次分局使赵派出所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探索实施符合辖区特点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路子,在城乡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推动了“枫桥经验”本土实践,持续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群防群治,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我们这条街有了崭新的变化,道路顺畅了大家都高兴。”某物业公司负责人为使赵派出所点赞。长期以来,榆次区文教街交通拥堵问题成为了居民出行和生活的“大难题”。为了从源头解决问题,派出所民警通过实地走访,与物业、社区、城管等相关部门联合商讨,针对临时车辆进行集中停放管理,对占道停车进行管理,联合交警、城管联合行动,共同维护道路通行,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题。

  使赵派出所辖区大,人口密集,守护着由太原入榆次的门户,是全市转型综改、城市化进程的前沿阵地。2022年以来,分局党委狠抓改革创新,逐步完善“警力随着警情走”的动态编制调整机制,将使赵派出所与多部门捆绑,并在派出所集中办公,负责协助分担夜间出警等勤务。“所队捆绑”以来,使赵派出所从多方面强化管理,各警种之间相互学习,整合集中力量,全面夯实了派出所打防工作基础。

  1710120585039073847.jpg

  同时,派出所结合农村警务工作实际,围绕警网融合、共治共建,强化警务室与村级组织、网格员队伍的协调联动,广泛动员辖区群众参与群防群治工作,在基础信息摸排、风险隐患管控、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等方面逐步探索出“融、合、准、快”四字工作法,织密辖区安全防护网,维护辖区社会治安安全稳定,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多元联调,源头化解矛盾纠纷。为使民警能从大量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赵派出所不断完善“公调对接”机制,在力量建设上借力用力,经协调,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妇联维权中心7名人民调解员,轮流到派出所调解室坐班。在对接形式上灵活机动,对接报的110矛盾纠纷类警情,驻所调解员可随110处警民警到达现场,第一时间了解纠纷缘由,在处警民警的配合下开展相关调查取证工作并实施后期调解。派出所还与司法所建立纠纷调处工作常态联络、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研判会,细化调解流程。通过实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推广“民调入所”“律师进所”等多元化解机制以来,派出所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00起,化解成功率达98%。

  1710120616281032256.jpg

  民意引领,全力践行高效服务。2023年11月8日,辖区刘女士夫妇将一面写有“为民办实事 人民好警察”的锦旗送到派出所户籍民警手中。刘女士夫妇户籍地为外市,2021年孩子出生时,刘女士通过公众号了解到我省开通“全省通办”,可以异地受理出生登记业务,于是前往使赵派出所进行办理,完成了全省第一例异地出生登记业务。2023年10月,孩子2岁时,需为孩子办理身份证。由于孩子患有疾病,不能被强光照射,户籍民警多次与上级协调沟通,并联合分局户政科,最终采用特殊设备为其拍摄照片,解决了刘女士夫妇的燃眉之急。

  使赵派出所在全局首推“户籍便民点”工作制度,在辖区每个行政村设立户籍便民点,并指派一名户籍协管员,将群众需要办理的户籍业务各类表格下放,方便群众就近领取,避免“来回跑”,办事效率不断提升。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推出预约办理、延伸服务、节假日错时办理,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等便民利民举措。

  1710120646857001977.jpg

  同时,派出所还积极倡导民警“建群进圈”“加友互粉”,应用新媒体服务群众,用实际举措解决辖区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派出所先后完成了全省第一例跨区域出生登记“全省通办”业务、全市第一例夫妻投靠“跨省通办”业务,全省第一例首次申领身份证“跨省通办”业务,受到上级公安机关的肯定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来源:晋中公安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http://www.sxpeace.gov.cn/article/0b78385d09d74d5e926e30880b63cbf2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免责声明 |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律时评网 w.fl-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29985号-19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