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法律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视角

四川高院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园法》座谈会暨第三届国家公园司法保护协作联盟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时间:2025-11-19 文章来源: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11月12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园法》座谈会暨第三届国家公园司法保护协作联盟会议在四川雅安举办。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临萍出席会议并致辞,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树江出席会议并致辞。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吕忠梅作主旨发言。最高人民法院环资庭庭长吴兆祥主持会议。

  

  

  作为全国5家经验交流单位之一,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能以《以“国宝”之名守护万物》为题作交流发言。

  

  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国家公园是“国宝”家园。于四川而言,这片1.9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仅是大熊猫繁衍生息的家园,更承载着生态屏障、经济命脉与文化根脉的三重使命。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横跨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阿坝、眉山7市(州),恰处长江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地、补给区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核心,这里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也是贡献长江上游80%以上水量、黄河上游1/3水量的“生态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的“压舱石”。7市(州)以全省33%的面积,扛起近60%的GDP,承载超3200万常住人口。在四川,支撑未来的高端制造、享誉全球的文旅品牌、维系国家粮食安全的“天府粮仓”,皆依托于此片区域的地理资源禀赋。守护这片山水,就是守护全川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

  

  

  这里不仅是熊猫家园,也诞生了多彩多姿的灿烂文化。大熊猫已是世界感知中国的“生态符号”, 还有古蜀文明三星堆、人间仙境九寨沟、千年水利都江堰,更有川剧、蜀绣、藏戏等非遗文化。自然与人文交织,绘就了中华文明的巴蜀画卷。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和保护是美丽四川建设的标志性、战略性工程。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通过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强化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寄予厚望。自2021年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以来,四川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推动国家公园司法保护工作,有效助推大熊猫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大熊猫国家公园成立以来,共审理环境资源案件395件,其中刑事案件162件383人,民事案件142件,行政案件88件,恢复性司法执行案件3件。

  

  坚持保护优先

  筑牢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屏障

  

  聚焦生态系统多样性精准发力。四川高院树牢生态安全红线意识,司法保护鸟类与陆生动物资源,推动生态系统向稳向好。部署开展为期3年的保护鸟类专项行动,推动成都、雅安、广元、成铁等4家中院签订岷山-邛崃山鸟类司法保护协作协议,公开审理李某、蒋某危害珍贵、濒危鸟类案,野化放归国家野生保护鸟类;审理的陈某光等20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非法收购、出售陆生野生动物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严厉打击当事人非法狩猎、收购、贩卖野生动物,坚决筑牢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多样性防线。突出物种多样性精心呵护。严惩危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犯罪,某索道公司擅自砍伐珙桐40株,公司负责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以法之名守护“植物界的大熊猫”物种不灭;以审理陈某全等6人滥伐130年树龄的古树名木为契机,发布古树名木《司法保护令》,建立古树名木“司法保护人”制度,在荥经法院千年桢楠群设立“桢楠王公园法官工作站”,出台保障“桢楠王公园”建设十项措施,以法为盾守护“绿色活化石”。紧盯自然栖息地从严保护。自大熊猫国家公园成立以来,依法妥善审理涉及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小水电、矿业权、林权退出补偿行政案件74件,退出小水电200余座,有力支持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的原真性、整体性。依法审理赵某强、辛某宝破坏自然保护地案,对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内进行硬化路面、盗采资源等非法作业,严重破坏核心区生态环境的行为准确定罪,有效守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安全。在审理北京某环境研究所诉某水电公司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一案中,通过推动在建项目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轻对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川陕哲罗鲑的生存环境的影响,进而实现保护该物种栖息地的司法效果,该案入选最高法院指导性案例。

  

  

  

  坚持修复并重

  促推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恢复

  

  预防性司法推动源头治理。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在审理九寨沟某矿业公司、张某勇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中,针对现场发现的拦渣坝倾覆等环境问题及时发出5份风险提示函,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专门成立工作组,督促被告单位进行修复,及时消除次生灾害、环境损害隐患。跨区域协同实现生态共治。针对不同环境要素不同修复需求,以审理陈某等7人跨省猎捕、买卖苍鹰案为契机,对行为人判处刑罚的同时,创新个性化生态修复方式,责令行为人缴纳生态修复资金,联合长春铁路法院、若尔盖湿地管理局及长春案发地相关部门,将资金用于若尔盖湿地安装招鹰架及吉林九台湿地安装红外监控设施,合力破解跨域修复难题。多元化参与推动生态修复。四川高院牵头制定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管理办法,引入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及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推动全省182个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高效化运行,努力打造生态环境司法修复样板。彭州法院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参与的矿山修复机制,建成彭州矿山生态司法修复基地,推动废弃矿区向休闲景观转型。

  

  

  

  坚持绿色发展

  助力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价值实现

  

  护航绿色产业发展。成铁二院携手崇州法院聚焦“以竹代塑”等产业发展政策导向,联合发布绿色宣言,共同设立司法服务驿站,切实加强竹林、竹产业、竹文化司法保护,为绿色产业发展注入司法动能。洪雅、崇州法院与当地主管部门在瓦屋山、街子古镇打造“熊猫秘境 森林集市”,融合生态文化展示、普法宣传与原生态产品推介,邀请网络主播入驻开展司法互动,助力国家公园周边社区绿色发展。助推文旅产业融合。四川高院与省文旅厅合作,推动18个5A级景区所在地法院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轴心,成立生态文旅司法保护协作联盟,护航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成都、阿坝等地法院创新“流动法律服务站”等普法形式,为游客、商户提供“法治护航+风险防范”司法服务,以司法之力守护国家公园周边乡村文旅产业健康发展。雅安、阿坝、广元等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边法院因地制宜打造“青绿雅州”“四圈四同”“淬芸”等生态文旅司法品牌,成为四川十大环资审判特色品牌。做实保护发展统筹。在审理涉中药、藏药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案件中,针对犯罪动因特殊性及中医药传承需求,向松潘等地主管部门提出人工繁育建议,共同建立生物物种繁育实践基地,推动物种保护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促进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洪雅法院、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等单位在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森林生态产业发展协同保护实践基地”,共同探索大熊猫国家公园森林资源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多元实现路径。

  

  

  守护好大熊猫国家公园,不仅是法律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更是对子孙后代负责的历史担当。下一步,四川法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服务保障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四川司法智慧和力量。

  

  部分图片来源: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原文链接:http://scfy.scssfw.gov.cn/article/detail/2025/11/id/907819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免责声明 |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律时评网 w.fl-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29985号-19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