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光时刻 | 韩城市司法局芝川司法所:“普法 +” 多维创新助力基层治理
时间:2025-11-17 文章来源:陕西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近期,陕西司法微信公众号将集中刊发一批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倾听民声、服务群众的报道和相关作品,让“陕”光时刻映照三秦大地、激励奋进步伐。
“司法所工作人员讲解法律知识通俗易懂、接地气,回答了我的疑问,还给我讲了防范诈骗套路的方法,特别实用!”10月31日,韩城市芝川镇居民冯大爷说。
韩城市司法局芝川司法所积极创新工作模式,以“普法+”为引擎,将法治宣传教育深度融入人民调解、社区矫正、青少年保护等各项工作中,以法治力量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普法+人民调解”化解矛盾,传法入心。芝川司法所坚持将普法贯穿于人民调解的全过程,力争实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不仅成功化解了矛盾,更将法治精神传递到群众心中,从源头预防和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发生。
在处理宅基地、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损害赔偿等常见矛盾时,人民调解员不仅是矛盾的“化解员”,更是法律的“宣传员”。他们在厘清事实的基础上,结合案情向双方当事人精准解读民法典、人民调解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当事人在法律框架内寻求解决方案。让当事人在解决纠纷的同时,弄懂法理、明白事理、感悟情理。
芝川司法所推行的这种“在调解中普法,以普法促调解”的模式使得每一次调解都成为一堂生动的法治实践课。当事人在解决自身诉求的同时,深刻理解了法律条款的内涵和适用,从“要我守法”转变为“我要懂法”,真正实现了“化解一件纠纷,普及一部法律,教育一方群众”的目标,让法治精神在基层矛盾的化解中深入人心。
“普法+社区矫正”精准滴灌,重塑新生。芝川司法所注重“矫心正行”,针对社区矫正对象这一特殊群体,实施精准普法教育。
除了常规的监督管理,芝川司法所为社区矫正对象量身定制“法治学习套餐”,将集中学习与个别教育相结合,重点围绕社区矫正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认清自身行为的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算清“法律账”“家庭账”“前途账”。这种“普法+社区矫正”持续性法治“滴灌”,让矫正对象认识到矫正的目的不仅是监督管理,更是思想与行为的根本矫治和法治观念的重塑, 有效引导矫正对象敬畏法律、遵守法律,为他们顺利融入社会、开启新生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普法+少年课堂”守护青春,法育未来。芝川司法所积极延伸服务触角,主动将普法阵地前移,走进校园开设“少年普法课堂”,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法治“保护伞”。
芝川司法所的普法课堂一改以往枯燥的说教模式,针对青少年的身心特点,采用法治讲座、知识竞赛、动画视频等趣味性强、互动性高的形式。内容上,紧密围绕防范校园欺凌、远离毒品、网络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电信网络诈骗等热点问题,工作人员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讲述身边的案例,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法治的种子。芝川司法所负责人担任法治副校长,经常深入学校与师生互动,推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有效增强了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
通过“普法+”的多维融合与创新实践,芝川司法所成功打破了传统普法工作的单一路径,让法治宣传变得更加立体、生动和高效。这一系列举措,实现了普法工作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型升级,不仅提升了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夯实了基层治理的法治根基,更激活了基层治理的“法治细胞”,让法治精神如春风化雨般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辖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的司法行政力量。
原文链接:https://sft.shaanxi.gov.cn/sy/bmdt/jcdt/202511/t20251117_358559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