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法律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点专题

广东司法行政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③

时间:2025-11-12 文章来源:广东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近日,广东各地司法行政单位组织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以及全省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干部大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

  珠海市司法局

  11月3日,珠海市司法局党组召开扩大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会议强调,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部署要求上来,切实把全会部署的相关任务举措落实落地,以高水平法治服务保障“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

  要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三会一课”、支部学习等方式,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深度宣传,引导全局干部职工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思考研究谋划“十五五”时期重点任务和重大改革创新举措。

  要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聚合普法、公证、调解、法律援助、行政复议等法治力量,精准对接和服务民营企业,以更高服务效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要扎实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以更实监督举措持续推动执法理念转变、执法方式创新、执法效能提升。

  要坚定不移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法治领域着力打造更多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珠海辨识度的法治改革标志性成果,持续擦亮珠海“法治蓝皮书”、涉外中心建设等品牌。要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大力提升规则机制“软联通”水平。要统筹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建立健全涉外法治工作协同机制。

  要聚焦“百千万工程”,加快推进涉及“百千万工程”等重点领域立法项目,推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程,提升法治服务基层的能力水平。要持续打造“法护航+”基层民主法治项目品牌,不断提升涉海法治建设能力,强化涉海制度供给、执法监管效能和法律服务水平,努力为珠海加快推进“海上新基建”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推进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治宣传等工作,把强制隔离戒毒、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作为整体来抓,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推进增加千名调解员工作提质增效,提升公证、鉴定、调解、法律援助机构服务力度,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优质发展。

  要以深化珠海司法行政“法先锋”品牌为抓手,推动“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加强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加快提升司法行政干警服务现代化建设能力,激发广大干警勇于担当、积极作为。

  东莞市司法局

  近日,东莞市司法局召开局党组(扩大)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会议强调,要主动对标《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等等重点任务,统筹研究制定东莞法治建设领域“十五五”工作规划。

  要围绕基层治理、城市建设、生态保护、新业态等领域高质量开展立法工作,强化对民生、经济等重点领域的法治服务保障。强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监督管理,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中的法律风险防范作用,依法化解行政争议,巩固法治政府建设成效。

  要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推动各项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措施落实落地,全面推行“扫码入企”登记制度和“亮码入企”执法模式,建立涉企行政处罚经济影响评估机制,推行涉企行政检查清单管理制度,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提高行政执法的规范化水平。

  要做大做强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生产性服务业,围绕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持续优化法律服务,创新公共法律服务内容、形式和供给模式,打造高效普惠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格局。

  要强化涉外法律服务供给,加大对高端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引进支持力度,激发涉外法律服务市场活力,促进企业“走出去”需求与法律服务资源精准对接。

  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牵头制定我市“九五”普法规划和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深入开展基层法律明白人培育行动,着力提升重点群体法治素养。提升人民调解工作质效,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惠州市司法局

  10月30日,惠州市司法局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全会核心要义,前瞻谋划“十五五”发展,推动司法行政工作提质增效;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夯实法治社会根基,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践行法治为民宗旨,提升法律服务质量;统筹发展安全,筑牢安全稳定屏障。

  要围绕“打造一流队伍、锻造一流业绩”目标,全面履行“一个统抓、五大职能”,努力打造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司法行政铁军。

  河源市司法局

  11月3日,河源市司法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会议强调,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在全系统迅速掀起学习热潮,抓紧抓实学习宣传、组织培训等工作。

  要紧紧围绕河源高质量发展需求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目标,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职责。持续运用“小切口”特色立法模式,围绕中心工作,强化制度供给。强化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建设,拓宽社会公众参与立法渠道。

  要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落实减免责清单、“综合查一次”等制度,加快推行“亮码入企”,全力提升基层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和执法水平,推动执法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要持续完善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扎实做好“八五”普法总结和“九五”普法规划工作,认真贯彻实施法治宣传教育法,积极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要拓展创新公证服务领域,加强仲裁行业的监督管理,开展司法鉴定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强化律师行业监管,提高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质效。

  要深化法律援助“一群体一品牌”建设,强化对特定群体的法治保障。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关注涉外法律服务供需对接,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以适应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构建新时代大调解工作格局,持续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打造更多具有河源特色的调解工作法。

  要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强化对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的衔接管理和教育帮扶,扎实推进社区矫正质量提升两年行动,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要提升能力素质,锻造过硬队伍,持续加强政治培训和业务培训,增强干部队伍履职能力,为推进“十五五”时期各项任务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阳江市司法局

  10月28日,阳江市司法局召开党组(扩大)会,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会议要求,要准确把握全会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忠诚履职担当作为,为顺利实现“十五五”规划目标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要聚焦阳江“更好承接大湾区辐射、打造西海岸重要支点”战略定位,聚焦“融湾入圈”,聚焦构建“4+4+X”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强化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提高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质效,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改进法治宣传教育,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水平,以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主动融入“1+6+N”工作体系,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做好社区矫正及安置帮教等工作。

  要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不懈韧劲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要注重学习成果转化,在学习、宣传、贯彻好全会精神上持续用力,推动学习培训全覆盖,确保全会精神在阳江司法行政系统落地生根。

  韶关市司法局

  11月5日,韶关市司法局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同时套开局党组(扩大)会议暨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韶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在“统”字上下功夫,当好法治韶关建设的“参谋部”和“调度室”,激活法治韶关建设的“总引擎”,将全会精神细化为韶关法治建设的“施工图”和“任务书”,确保全面依法治市各项工作上下贯通、一体推进,形成“一盘棋”格局。

  要紧扣韶关发展战略,用好地方立法权,探索“小切口”、“小快灵”的立法模式,提升立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韶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压舱石”。

  要持续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行“分类分级”精准监管模式,持续擦亮韶关法治政府的亮丽底色,提升政府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推动行政执法更规范、更高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案件办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要坚守戒毒场所安全底线,深化社区矫正工作,为韶关经济社会发展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火墙”。

  要深化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深度融合,为群众提供“全业务、全时空”“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逐步培养储备一批精通国际法的专业人才,主动为韶关企业“走出去”提供“全链条”涉外法律风险防范和权益保障服务,帮助他们应对国际竞争。

  


原文链接:http://sft.gd.gov.cn/sfw/xwdt/sfxz/content/post_47951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免责声明 |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律时评网 w.fl-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29985号-19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