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千家结!佛山“阿姨调解天团”实力圈粉
时间:2025-11-12 文章来源:广东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家和万事兴,法润南粤暖
婚姻家庭纠纷
作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常见议题
若未能及时有效化解
易引发矛盾升级
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一支由热心阿姨组成的“三有”兰心调解工作室,以温情与智慧巧解家事千千结,成为基层善治中一抹动人的“她力量”,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伟力。
在丹灶社区,曾活跃着一支被街坊亲切称为“嬷嬷(阿姨)志愿队”的民间调解力量。她们人熟、地熟、情况熟,常年穿梭于街巷之间,以朴素的智慧和温暖的话语化解家事纠纷,守护一方和睦。
2024年3月,伴随丹灶镇妇儿活动中心正式启用,这支队伍迎来跨越式发展——“嬷嬷志愿者”转型升级为“三有”兰心志愿服务队,并挂牌成立“三有”兰心丹灶社区调解工作室。
2024年3月29日,“三有”兰心丹灶社区调解工作室挂牌成立
作为佛山探索社区家事调解模式的首个示范点、全省首个“三有”社区调解室,其成立标志着基层调解从自发松散走向专业规范,为“巾帼力量”参与治理搭建起制度化的桥梁。
高效调解,机制先行。“三有”兰心调解工作室创新构建“1+2+N”协同模式,即由1名特邀调解员、2名常驻调解员与N名兼职调解员组成核心团队。其中,退休女法官与经验丰富的妇女骨干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形成结构合理、能力互补的调解梯队。
“三有”兰心调解工作室成员定期开会讨论
工作室秉持“有爱心、有经验、有威望”的“三有”理念,广泛吸纳优秀老年女性加入,充分发挥女性在情感沟通、家庭洞察方面的柔性优势。通过明确职责、联动协作,织就一张覆盖全域、响应及时的基层矛盾化解网络,切实打通治理“最后一公里”。
“逛街式排查”是工作室的一大特色。调解员们日常“串门”不是闲谈,而是主动靠前、精准识情的“民情扫描”。她们在拉家常中捕捉矛盾苗头,对简易纠纷就地调处,对复杂问题及时上报,实现“防范在早、化解在小”。
朱阿姨儿子离家、孙子情绪异常、老两口因教养问题争执不断……调解员惠姐带领团队多次上门,既缓和老人关系,又联动“舒心驿站”为孙子提供心理疏导。经过持续温情干预,家庭关系逐渐回暖,孩子重现笑容。这样的案例在丹灶并非孤例。
自成立以来(含前期“嬷嬷志愿者”阶段),“三有”兰心巾帼志愿服务队累计参与调解案件32起,成功化解29起,调解成功率达90.63%;开展法治宣传450人次,以通俗语言宣讲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知识,引导群众依法维权、理性解纷。
“三有”兰心调解工作室成员参加维权外展宣传志愿服务
“小调解”撬动“大和谐”,“柔力量”赋能“新治理”。“三有”兰心调解工作室的生动实践,是佛山构建“妇联+”多元共治格局的缩影,也为全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样本。“期待更多‘阿姨天团’在社区中生根发芽,以爱心、经验与威望持续滋养万家和谐,为建设和美南粤、筑牢平安中国贡献基层智慧与巾帼担当。”佛山市妇联维权部工作人员表示。
原文链接:http://sft.gd.gov.cn/sfw/xwdt/sfxz/content/post_479592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