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普法创新“破圈”记
时间:2025-11-12 文章来源:广东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日前,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彰显了东莞在法治建设道路上的坚实足迹。
在省普法办组织的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创新创先工作项目评选中,“八五”普法期间,东莞市共有29个项目脱颖而出,其中2个项目获评“十大创新创先项目”,27个项目获评“优秀普法项目”。
这些项目主题鲜明、创意新颖、形式多样,是一批真正“可看可学可落地”的经验和品牌。“八五”普法以来,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东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进普法与市域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为东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独特的“普法优势”。
一抹“城管蓝”的温度
从“小微执法”到“春风化雨”的普法新篇
2025年3月,长安镇乌沙社区海滨路。一个经营特色炒粉的小贩因占道经营,被几位身着蓝色制服的城管执法人员“盯上”了。然而,预想中的罚单没有出现,小贩接过的是一份《包容免罚承诺书》。
“第一次是提醒,签了承诺书,下次注意就行!”执法人员温和地解释,并搭手帮他将摊位移回规定区域内。
没有刺耳的争执,不见追赶的场景。这一幕,正是东莞城管在全省首创的“小微执法”工作模式的日常写照。
“管严了怕冲突,管松了被投诉,左右为难。”曾几何时,中堂镇城管分局执法队员吴家健一语道出了基层执法的困境。这种僵局,在东莞找到了破局之钥——转变执法理念,从执法为主到服务为先。
2021年,东莞城管部门旗帜鲜明地将“服务为先、包容审慎”置于执法前端,推出了“小微执法”模式,核心直指那些违法情节轻微、但高频反复且直接影响群众幸福感的城市管理“顽疾”。通过制定“免罚清单”,推行“包容免罚承诺制”,对首次、轻微的违法行为,以说理式教育和签订承诺书为主,变处罚为引导,变“违法者”为“守法者”乃至“普法者”。
如果说“小微执法”是制度的骨架,那么2021年4月成立的东莞玉兰女子城市执法服务队,则是为这副骨架注入灵魂与温度的血肉。这支由近千名业务精、善沟通、形象佳的女性城管队员组成的队伍,以其特有的温柔、耐心和细致,让普法“春风化雨,法润人心”。
“让管理更有温度,让城市更有色彩”,是她们的理念。她们的身影活跃在街头、广场、社区、校园,围绕垃圾分类、燃气安全等民生主题,开展“零距离”普法。她们不限于“发传单”“贴海报”,而是通过“法治课堂”“法治沙龙”“以案说法”等沉浸式互动,让法律知识走到群众身边,走进心里。
这支以“90后”为主力的新力量,还玩转了新媒体。她们自制“玉兰小姐姐小课堂”“街坊有嘢讲”等短视频品牌,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案例讲好普法故事,总阅读量超百万。她们还将日常工作的点滴故事汇编成《东莞城管微治理探索——玉兰女子执法服务工作纪实》一书,重构了城管与市民的对话方式。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组建以来,玉兰女子服务队已开展8637场宣传活动,服务群众超167万人次,收获群众锦旗48面、感谢信61封。而“小微执法”模式实施以来,截至2025年6月,全市城管系统妥善化解了85277宗轻微违法民生案件,包容免罚率高达83.1%。
理念的转变还需高效的载体。过去,查处一宗乱摆卖,文书繁多、耗时漫长。如今,依托智慧城管平台自主研发的“e执法”应用,执法人员只需一部手机、一台便携打印机,5分钟内就能完成过去需要数天才能走完的流程。
从“纸上办案”到“掌上办案”,从“刚性处罚”到“柔性服务”,东莞城管的“春风化雨 法润人心”——东莞玉兰女子打造亲民高效普法新模式,不仅获评省“十大创新创先项目”,更向全国展示了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东莞温度”。
一座特殊教育学校的担当
“四维一体”重塑迷途少年路
“同学们,视频中你觉得感触最深的是什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东西又是什么呢?”
近日,在东莞启智学校启航分校的一堂思政课上,校长魏佳煜以一段激昂的舞狮视频开场。
这所学校有些特殊——它是2019年中办、国办关于专门学校相关文件出台后,全国首批、广东首家专门学校,承载着教育矫治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重任。
课堂上,学生们踊跃发言:“醒狮精神象征着自强不息!”话剧表演中,原型人物小俊现身说法,分享自己从脾气暴躁到领悟醒狮精神、融入生活的转变。这堂名为“塑醒狮魂,担时代责”的思政课,是启航分校法治教育模式的一个缩影。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社会治理的痛点。如何破解“犯了抓、抓了放、放了犯”的难题?启航分校经过四年探索,给出了“东莞答案”:整体构建、四维一体、多元培育——东莞专门学校法治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同样获评省“十大创新创先项目”。
其核心是创新的“校政家社”四维一体法治教育体系。
丰富内涵,打造法治教育多元模式。学校秉承“明理修身、赋能培技”理念,开发了《道德法治》等20门校本课程,将法治名人名言、警示标语布置于法治教育中心和宣传走廊,通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形式,让法治教育融入日常,营造浓厚氛围。
司法联合,共建社会法治支持体系。学校与公检法司等单位深度合作。市公安局调配精干警员驻校,与教师比例达1:1,开展安全矫治和普法教育,实现“教矫相融”。与市委政法委、司法局合作,规范依法治校;与检察院共建法治教育基地,聘请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负责人担任法治副校长,设立检察官信箱;与法学会、律师协会合作,开展普法讲座,提供法律援助。四年来,各类普法活动超80场,律师会见超400人次,法律询问超500人次。
家校共育,构建亲子融通互促机制。针对家庭教育缺失的根源问题,学校通过家校互访、集体生日会、家长讲堂等活动,引导家长提高法治意识,普及沟通技巧,构建亲子融通的互促机制。
社区前沿,发挥专门教育辐射作用。学校将丰富的法治教育资源向社会辐射,组织普通学校的学生到校开展体验式学习,将专门教育前置,已与万江、莞城等多个社区合作,起到了良好的预防效果。
成效是显著的。截至2024年9月17日,学校已教育矫治学生1636人次,整体转化成功率高达95%以上。这一成果有力推动了东莞市2023年未成年人犯罪被起诉数较2019年下降38.68%。
学校的探索吸引了全国的目光,超过220个团次前来考察交流,其经验辐射全国20个省份。正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所指出的,要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启航分校的实践,正是对这一要求的有力回应,为和谐平安社会建设贡献了不可或缺的“东莞智慧”。
创新驱动
法治东莞建设再攀新高
除了上述两个“十大创新创先项目”外,在“八五”普法期间,东莞市还涌现出了27个优秀普法工作项目,涵盖了青少年国门安全法治教育、税务普法、市场监管、民政救助、消防救援、电力法律明白人培训、巾帼普法、应急普法、企业家普法、政务服务普法、科技普法、法治地图绘制等诸多领域。
这些项目,无一不是东莞各部门、各镇街紧密结合自身职责,创新普法理念、形式和载体,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日常工作,真正做到了“谁执法谁普法”。例如,东莞市青少年国门安全法治教育基地,通过与黄埔海关技术中心的合作,为青少年提供了生动、直观的国门安全法治教育;“市场监管普法多多”动漫普法项目,将复杂的市场监管法律法规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给公众;“莞税普法360”项目,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税务普法,提升了纳税人的法治意识。
接下来,东莞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以此次“八五”普法创新创先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对标先进经验,学习先进典型,不断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上新台阶,继续走在全省前列,为法治东莞建设营造更加浓厚的法治氛围,提供更加优质的法治保障。
东莞市获评全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创新创先项目名单
一、十大创新创先项目(共2个)
1.“春风化雨 法润人心”——东莞玉兰女子打造亲民高效普法新模式
报送单位: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2021-2022)
2.整体构建 四维一体 多元培育——东莞专门学校法治教育模式
报送单位:东莞启智学校启航分校(2023-2024)
二、优秀普法项目(共27个)
1.东莞市青少年国门安全法治教育基地
报送单位:东莞市司法局 黄埔海关技术中心(2020-2021)
2.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法制稽查实训基地(东莞)
报送单位:东莞市卫生健康局(2020-2021)
3.“普法共治 社会同行”全民参与普法项目
报送单位:国家税务总局东莞市税务局(2020-2021)
4.“市场监管普法多多”动漫普法项目
报送单位: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2021)
5.“双百工程”+“民生大莞家”救助政策惠万家
报送单位:东莞市民政局(2020-2021)
6.“莞税普法360”项目
报送单位:国家税务总局东莞市税务局(2021-2022)
7.莞城英文实验学校“地校联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项目
报送单位:东莞市司法局 东莞市莞城街道办事处(2021-2022)
8.“莞爱”普法促共治 政策宣贯惠民生
报送单位:东莞市民政局(2021-2022)
9.虎门消防蓝色“轻骑兵”
报送单位:东莞市消防救援支队(2021-2022)
10.塘厦公安分局林村社区警务室普法宣传体验
报送单位:东莞市公安局塘厦分局(2021-2022)
11.东莞市青少年驻所帮扶计划
报送单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东莞市委员会(2022-2023)
12.莞税“普法童行”项目
报送单位:国家税务总局东莞市税务局(2022-2023)
13.东莞电力“法律明白人”培训基地
报送单位:东莞市司法局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2022-2023)
14.“法治进万家”巾帼普法宣传志愿服务项目
报送单位:东莞市妇女联合会(2022-2023)
15.“精准普法创实效 安全守护促发展”应急普法专项工作
报送单位:东莞市应急管理局(2022-2023)
16.“三套加法”打造新时代企业家普法培育体系“东莞样板”
报送单位:东莞市工商业联合会(2022-2023)
17.“激发普法‘政’能量”法治宣传专项工作——东莞市首个镇级政务服务中心专项普法阵地
报送单位:东莞市厚街镇政务服务中心 东莞市司法局厚街分局(2022-2023)
18.护航青春 电力同行——“赫兹课堂”校园电力普法项目
报送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2023-2024)
19.“莞税伴成长”青少年税收普法项目
报送单位:国家税务总局东莞市税务局(2023-2024)
20.东莞市“以法载德 护你同行”法治教育品牌
报送单位:东莞市司法局 东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023-2024)
21.打造“乡情+法律”调解模式 聚力提升商会会员法治素养
报送单位:东莞市司法局 东莞市江西商会(2023-2024)
22.东莞边检站“三三制”普法模式推动法治国门建设
报送单位:广州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东莞边检站(2023-2024)
23.“科技创新 法治同行”科技普法专项活动
报送单位:东莞市科学技术局(2023-2024)
24.“普法大莞家”法治宣传直播栏目
报送单位:东莞市司法局 东莞广播电视台(2024-2025)
25.东莞市“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项目
报送单位:东莞市司法局(2024-2025)
26.“莞铸法盾·旗耀鹿城”清溪广缘庵红色法治教育基地项目
报送单位:东莞市清溪镇委员会(2024-2025)
27.“东莞法治地图”精准对接人民群众法治需求
报送单位:东莞市委政法委(2024-2025)
原文链接:http://sft.gd.gov.cn/sfw/xwdt/sfxz/content/post_47950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