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案件大民生丨以修复代赔偿 老邻居的手又握在一起了
时间:2025-11-12 文章来源: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两位“50后”老邻居因漏水纠纷对簿公堂,在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法院桃源人民法庭法官的暖心调解下,一场邻里纠纷最终成功化解,既保障了双方权益也保住了邻里情谊。
一场漏水风波,让多年住在楼上楼下的许大爷和张大爷关系降至冰点。
2025年3月,张大爷家中的暖气管意外断裂,积水渗漏而下,导致楼下许大爷家的屋顶、墙面、家电和家具多处受损。更让许大爷糟心的是,房子因此无法出租,每月固定的租金收入也断了来源。两位老人多次协商未果,矛盾愈演愈烈。最终,许大爷一纸诉状将张大爷告上法庭。
南关法院桃源人民法庭的承办法官在查阅案卷后发现,这不仅是简单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更关乎一段珍贵的邻里情谊。
“两位当事人都是通情达理的老人家,只是心结没打开。一纸判决容易,但心结难解。”于是法官决定去现场看一看。
法官在许大爷家中细致勘察每一处受损细节:泡水起皮的地板、水渍斑斑的屋顶、损坏的电视机……查清损失后,法官决定采取“背对背”与“面对面”相结合的调解策略。她先安抚许大爷的情绪,认真倾听他的诉求,充分理解他的损失与焦虑;随后又温和劝解张大爷,解释法律上的相邻关系责任,同时强调邻里和睦的宝贵。
在法官的耐心沟通下,张大爷的态度有所松动,法官抓住了这个关键契机,提出解决方案:“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不直接算赔多少钱,由您负责找施工队,亲自把关,把老许家被水泡过的墙面屋顶全部重新刮大白,恢复如新。这既解决了实际问题,也体现了您的诚意。”
这个“以修复代赔偿”的方案,巧妙地找到了双方利益的平衡点。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反复沟通与释法明理,两位老人的手终于握在了一起,当场同意调解方案。
结案次日,法官便接到了张大爷主动打来的电话,张大爷在电话里语气诚恳地说:“法官,谢谢您!工人我已经找好了,我亲自带工人过去,一定把活儿干得漂漂亮亮的!”
这起邻里纠纷的化解,是南关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一个缩影。司法不仅有尺度,更有温度,这份温度,能融化坚冰,更能守护住我们身边最朴素的善意与最珍贵的邻里之情。今后,南关法院将持续深化司法服务,力争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用更贴心的举措回应群众需求,以实际行动让司法温度延伸到每一个角落。
原文链接:http://jlfy.e-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11/id/904996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