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法律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法律常识

如我在诉丨温情解纷跨千里 “无声”守护显担当

时间:2025-11-12 文章来源: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谢谢法官!” 听障人士原告李某用手势向法官表达谢意。这温情一幕的背后,是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法院幸福人民法庭法官跨越千里保障残障人士诉讼权益、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

  案件审理陷僵局

  近日,南关法院幸福人民法庭收到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起诉状,原告李某诉被告张某拖欠20余万元借款未还。工作人员先是联系原告李某核实案情,但多次拨打其电话均无人应答,后续亦未收到李某的回电或相关反馈。与此同时,法官也一直无法与被告取得联系,法院邮寄的专递也无人签收。面对双方当事人均“失联”的僵局,工作人员只好向原告李某送达了单独询问传票。传票指定日期当天,李某在亲属陪同下终于来到了法院,通过沟通,工作人员了解到李某系听障人士。

  千里追踪寻被告

  考虑到李某存在沟通障碍,若简单采用公告送达等方式,不仅会延长案件审理周期,也难以从根本上化解双方纠纷。在仅有张某住所地信息、其他联系方式均失效的情况下,承办法官团队经充分商议后决定:“主动上门查找被告,将调解工作落到实处。” 随后,法院工作人员立即动身,奔赴1500公里之外的张某住所地,积极联系当地社区居委会与派出所,通过多方走访排查,最终在当地村庄找到张某家属。

  释法明理终破冰

  起初,张某家属对法院干警的突然到访心存抵触,以不清楚情况为由拒绝沟通。针对此情况,法官一方面向张某家属出示案件相关借款证据材料,详细解读民间借贷相关法律规定,以及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结合李某作为听障人士的特殊处境,诚恳讲述其维权过程中的困难与焦急心情。经过法官的耐心劝说,张某家属逐渐转变态度,最终同意联系张某本人。张某接通电话后向家属及法官吐露实情,称其并非恶意拖欠借款,而是因近期生意亏损导致暂无能力一次性偿还。

  “云端调解”化纠纷

  

  

  为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共识,法官随后通过视频连线与原告李某取得联系,借助李某家属的辅助完成沟通转达,在李某与张某之间反复传递双方诉求、协调还款方案,并从情理法多角度为双方分析利弊。最终,张某与李某就借款偿还事宜达成一致和解意见,张某还通过视频向李某此前的借款帮助表达了感谢。

  此次跨越千里的调解,不仅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以实际行动保障了特殊群体的诉讼权益,让司法公正不因 “无声” 而缺席。未来,南关法院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始终以 “如我在诉” 的理念,聚焦不同群体司法需求,不断优化诉讼服务举措,完善纠纷化解机制,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

  

  


原文链接:http://jlfy.e-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11/id/906988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免责声明 |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律时评网 w.fl-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29985号-19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