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积极开展“青援童长”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
时间:2025-09-16 文章来源:江苏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青援童长”江苏高校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在全省多地有序开展。各地聚焦流动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群体,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暑期活动,守护未成年人成长,活动各具特色、成效显著。
常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组织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围绕“家暴、校园霸凌、网络诈骗、性侵”四大主题,借助漫画手册、法律飞行棋、情景问答等形式,让孩子们在闯关中学习法律知识。志愿者现场发放法律宣传资料,家长课堂、模拟法庭也同步排期开展,“高校+社区”的法律援助新模式,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南通市将关爱延伸至高墙之外,崇川区司法局组织志愿者与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中心联动,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一对一”入户走访,并建立“一人一档”心理档案。志愿服务队创新推出“共护童长”家庭沙龙活动,通过分享志愿者成长故事,现身说法提升家长的监护能力与法律意识,助力家长和孩子重塑沟通方式。
连云港市司法局联合团市委、江苏省东海戒毒所、武圩实验学校等多家单位,加强志愿者的岗前培训和法律援助专业培训,着力打造“法学教育服务社会的实践课堂”,组建了一支专业化的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队伍。志愿者在农产品大集设立“护苗”法律援助专摊,将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服务融入市井生活,吸引近百名市民参与,实现法治宣传“零距离”。
盐城市亭湖区法律援助中心聚焦“反校园欺凌”,在学校举办“守护花季 与法同行”专场活动,打破传统宣讲模式,以“分组研讨+对策共创为核心,志愿者引导学生模拟 “遭遇欺凌的场景”,围绕“如何保留证据”“向谁求助”等关键问题展开讨论,形成《校园欺凌应对指南》。
扬州市邗江区司法局依托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将大学生志愿者融入余林社区青少年夏令营、“小候鸟”工作站、社区矫正中心暑期课堂等平台。首日培训明确了法治宣教、困境儿童服务、法律援助业务学习三大模块。志愿者跟随区妇联“巾帼护航 与邗‘童’行”研学线路,将未成年人保护法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的法治故事,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
目前,“青援童长”志愿服务活动仍在持续推进中。各地法律援助机构以此为契机,推出沉浸式普法、家长课堂等多元服务场景,不断创新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务形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筑坚实的法治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