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法律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法律常识

32年跨国“寻根梦”,圆了!

时间:2024-09-04 文章来源:中国长安网 作者:佚名

  “您先不要着急,翻译民警马上就来,先喝口水休息一下!”新疆乌什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民警张万里热情地说道。

  8月22日,一位中年外国男子挎着旅行包来到乌什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用不太流利的柯尔克孜语加上手舞足蹈地比划,很努力地表达着他想说的话。

  

  巴某(右一)向民警展示老照片。受访单位供图

  办理业务的民警不懂柯尔克孜语,看着男子焦急不已,一边安抚男子,一边联系了一名会多种语言的民警到现场。经过了解,该男子是想寻找自己的亲人。

  “他说他来这里是因为一封32年前的信!”翻译民警说。

  这位名叫巴某的男子来自哈萨克斯坦,凭借着一封来自1992年的信件地址找到了这里,这封信件是他中国的叔叔写给他父亲的,遗憾的是巴某父亲于2000年就去世了,他此行的目的一方面想替父亲回到中国填补未解乡愁,另一方面他觉得自己虽然出生在哈萨克斯坦,但始终认为自己的根是在中国,希望有朝一日看一看相隔千山万水的亲人。

  在场的民警无不被这个千里迢迢跨国寻亲的游子感动着,决心一定要帮其找到亲人。但是目前唯一的线索就是那一封32年前的信件,信封上邮戳地址只写到亚曼苏柯尔克孜族乡,并且巴某也只知道寄件人是自己的叔叔叫玉某,再无其他相关联的信息。

  能够获取到的信息太少,加之时间久远,为这场寻亲增加了较大的难度。乌什县亚曼苏乡区域面积达1800多平方千米,历史户籍人口及迁出人口有上万人,通过系统搜索同音不同字的“玉某”高达上百人。30多年时间里,片区民警都更换了几轮,谁也不知道玉某会不会也搬离了原来的家。

  “为了缩小寻找范围,我们几经周折,把已经退休多年的老民警请过来,通过老民警回忆并经过现任职的警务室民警实地走访,终于锁定亚曼苏乡尤喀克亚曼苏村的一户村民可能是玉某的儿子,也就是巴某的堂弟。”牙满苏派出所副所长玉米瓦尔·莫拉说。

  巴某得知可能找到了亲人,握着民警的手不停地说“谢谢”。虽然语言不通,但是民警们能感受到巴某发自内心的喜悦。

  在民警的帮助下,巴某来到亚曼苏乡该村民家中,巴某拿出一张父母生前的照片与玉某儿子家保留的老照片作对比,立即认出了老照片中自己的父亲。他惊喜地说:“没错,这是爸爸年轻时的模样!那这个就是我的亲叔叔,他就是我的堂弟啊!”

  遗憾的是巴某的叔叔玉某也已经去世多年,玉某儿子麦某回忆说,父亲生前也说过他有一个哥哥在哈萨克斯坦生活,一直用书信往来,互报平安,由于种种原因,兄弟间未能相见。随着长辈们的相继去世,书信也渐渐断了,他也没想到两家亲人还能有相见的机会。巴某和麦某这对堂兄弟满含热泪紧紧相拥。

  

  兄弟俩紧紧相拥。受访单位供图


原文链接:http://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67/2024-09/03/content_1274370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免责声明 |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律时评网 w.fl-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29985号-19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