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法律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法律常识

为群众排忧解难!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五峰山下的国门守望

时间:2024-07-08 文章来源:中国长安网 作者:佚名

  在龙井市三合镇五峰山的山脚下,有一群忠诚的戍边卫士已在这里驻守了整整73载,他们就是吉林三合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民警。民警们如同一座巍峨的丰碑,用青春和热血忠实履行着守卫国门安全、服务口岸通关、助力经济建设、为群众排忧解难、赓续红色精神的使命职责,彰显着移民管理警察的高尚情操。

  谱写发展新篇章

  

  5月13日一早,伴随着货车引擎的轰鸣声,一辆辆满载生活用品的货车有序驶入三合口岸排队候检,早已等候在此的三合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执勤民警按照责任分工引导车辆、检查车体、比对证件……

  

  

  三合口岸地处龙井市三合镇南部图们江畔,为双边客货公路的运输口岸,承载着重要的国际运输使命。随着通关贸易量日益增长,如何打造快捷、安全、顺畅的通关环境,成了三合边检人不懈的工作追求。

  

  “以前,司机在验放通道需要下车检验三四次,现在只需要下车检验一次,方便多了。”某货运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据悉,经三合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优化工作举措后,货物进出区时间最快可达18分钟,相比原来提速近2倍。

  

  三合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立足经济发展需要,主动走访驻地政府以及商贸有限公司、亚麻纺织厂等10多家边贸企业,征求意见和建议30余条,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一站式’通关服务”“延时闭关”“便民服务室”等5方面14条服务经济发展措施,与口岸联检单位协商建立起“信息共享、风险共防、突发事件共处”合作机制,在确保口岸安全的同时提高了通关验放效率。

  

  “边贸企业的所需所盼一直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国门守护者,我们不仅要保证口岸安全,还要不断提高边检服务水平,通过落实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服务举措解决企业因通关时间限制所带来的不便,积极促进驻地经济社会发展。”三合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站长林日松说。

  绘就美好新画卷

  

  三合镇是我国边境乡镇中朝鲜族聚居地之一,现在居住的多为留守老人,他们的生活起居、看病就医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

  

  

  每到农耕时节,孙大娘就犯了愁,眼看各家农户都在忙着春耕,可是自己的子女常年在外工作,没人帮得上忙。得知情况后,三合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民警们利用空余时间主动到孙大娘家帮忙。5年来,每逢春耕秋收,三合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民警们不仅帮助村民耕地、播种,还会在苹果梨成熟时期帮助农户分区采摘果子、筛选装箱。

  

  日前,在龙门街道的“爱心中转站”现场,民警张文学正认真记录着每一件捐助物品。这些物品有的是民警家中的闲置衣物,有的是他们特地购买的新品。多年来,三合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民警以帮扶困难群众为己任,通过走访慰问、捐款捐物等方式,为困难家庭送去温暖和关爱。

  

  

  “群众的难事就是我们的要事。”多年来,三合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在扶危助困、乡村振兴等方面不断创新服务载体,探索志愿服务群众的新路径,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汲取奋进新力量

  

  “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这是著名诗人贺敬之对延边革命老区的讴歌。据不完全统计,在延边这片热土上,有17740名革命烈士、1200余处革命历史遗迹,三合镇清泉村烈士纪念碑就是其中之一。

  

  

  

  从烈士纪念碑建立的那天起,时任清泉村党支部书记的李银基就开始担任纪念碑的守护者,这一守就是半个多世纪。2022年12月,李银基逝世后,三合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窦常龙接过了“接力棒”,继续守护着革命先辈的忠魂英灵。

  

  “第一次聆听李银基老人讲这些故事时,我便感受到了纪念英雄烈士的意义,那就是感恩他们为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抛头颅洒热血,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想,我一定要为这些烈士做些什么!”在烈士纪念碑前,窦常龙讲述起第一次在纪念碑前献花的心情。

  

  

  守护的是碑,传承的是精神。多年来,三合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充分发挥驻地红色资源优势,在乡村建设和学校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先后开展祭扫活动50余次、红色教育200余次,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以文化人、文化铸魂的作用,通过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凝聚民族精神,使党的红色基因和民族精神血脉在一代代人心中扎根、开花、结果。


原文链接:http://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43/2024-07/08/content_1273571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免责声明 |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律时评网 w.fl-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29985号-19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