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法律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法律常识

“走”进百姓心坎,“访”出社会平安!他们的这项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时间:2024-07-05 文章来源:中国长安网 作者:佚名

  在“百日入户走访保平安”专项行动中,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公安局以持续深入推进“警地融合”“警民融合”工作为抓手,以“四项行动”为工作主线,改进工作作风,讲究工作实效,提升工作质量,民警敲开群众家门的同时也走进了群众的“心门”,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面对面”问诊把脉,措施“实细诚新”

  为确保“百日入户走访保平安”专项行动一贯到底,不留死角死面,乾安县公安局提出了“实、细、诚、新”四字工作法:工作实,县局先后5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推进专项行动,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办事机构,研究制定了操作性强的行动方案,使民辅警清楚为什么走访、走访什么、怎么走访。措施细,在严格执行重点任务推进表的同时,每名领导班子成员充分发挥表率作用,按照各自分工明确了走访范围和人数,各部门警种也分别制定了民辅警走访计划表,扎实推进,务求实效。态度诚,县局专门成立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督导组,根据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通报全局专项行动进展情况,促进专项行动健康有序开展。方法新,一方面开展“相约警务室”活动,征求广大群众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切实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改起、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另一方面走出去“听民声”,组织广大民辅警深入社区、村屯,向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同时,严格要求广大民辅警认真对待群众提出的各类意见建议,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提升了“百日入户走访保平安”专项行动的社会效果。

  

  

  “百日入户走访保平安”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乾安县公安局共组织开展“相约警务室”活动30余次,走访企事业单位、行业场所7000余家次,入户走访群众66062户、125902人,入户走访率达到72.18%,信息准确率达到100%,征求意见建议180余条。

  “一加一”爱民帮扶,行动赢得赞誉

  “警察同志这么关心我们,今后我们一定要积极协助公安机关,维护好辖区社会稳定!”乾安县让字镇居民李大叔紧紧拉着让字派出所民警的手热泪盈眶地说道。

  

  10余年前,李大叔夫妻俩的独生子意外离世,加之二人年事已高,劳动能力欠缺,生活困难。让字派出所民警得知情况后,及时上门走访,送上了米面油等慰问品,并与夫妻二人进行深入交流,从思想上进行开导,反复叮嘱注意身体,保持良好心态,树立生活信心,有困难及时沟通。令夫妻二人感动不已,表示今后一定好好生活。

  

  “百日入户走访保平安”专项行动开展伊始,乾安县公安局切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有机融合到其中,明确要求每名民辅警在入户走访时积极联系困难群众,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同时,组织民辅警重点掌握辖区年龄偏大老人的生活情况,为老人们提供贴心到位的服务。

  

  “百日入户走访保平安”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乾安县公安局共走访困难群众80余户,民警主动上门办证、预约办证、网上办理98人次,代办各类业务230余人次,为群众做好事150余件。

  “实打实”真诚工作,营造平安环境

  开展“百日入户走访保平安”专项行动中,乾安县公安局组织民辅警与辖区居民群众进行沟通交流,通过与群众唠家常,认真倾听群众对辖区治安情况及公安工作情况的反馈,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真正把爱心送到群众身边,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

  

  春节期间,如松派出所民警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凤凰城小区居民王某某与其儿媳张某某矛盾很深。得知情况后,民警及时上门进行调解,采取换位思考的方法,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耐心劝说,使王某某与儿媳张某某打开了心结,达成了和解。

  

  乾安警方坚持边走访边宣传,组织派出所民辅警携带宣传资料进社区、进村屯、进企业、进场所开展走访,与群众面对面交谈,结合身边的实际案例向群众宣传防范电信诈骗、防火防盗等安全知识,切实增强群众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同时,进一步强化社会面协同管控,建立以“1+1+N”为主体的联动巡逻机制,积极协调推进“交巡合一”,对全县范围内案件多发重点地区、时段加强巡逻防控、协同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共同处置警情和应急突发情况。

  

  专项行动开展至今,共发放宣传单13000余份,投入巡防力量9000余人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10余件,治安警情同比下降40%。有效预防、控制和减少了各类案件的发生,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原文链接:http://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43/2024-07/05/content_1273546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免责声明 |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律时评网 w.fl-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29985号-19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