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法律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行政执法

法治护航城中村改造新路径:广州白云区司法局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法治样本

时间:2025-11-17 文章来源:广州市司法局 作者:佚名

  近年来,白云区委、区政府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更新工作,持续擦亮城市更新的 “白云名片”,2024年全年,实现改造数量、拨付金额和使用进度等多个“全市第一”。然而,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复杂问题,如制约因素明显、意见难统一、补偿标准争议及家庭内部矛盾多等,单靠传统行政手段难以解决,处理不当还可能演变为群体性事件或长期信访问题。对此,白云区司法局主动作为,通过多元调解、靶向普法、专业服务等措施,为城中村改造顺利推进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多元调解筑根基矛盾化解在基层

  

  深入贯彻《广州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有关要求,聚焦涉城中村改造矛盾纠纷,搭建了全覆盖的专业调解平台。

  

  调解平台全覆盖。2024年,在黄石街设立城中村改造人民调解委员会;今年5月份,继续指导全区12个有城中村改造任务的镇街,均设立了城中村改造人民调解委员会。

  

  成立全市首个城中村改造人民调解委员会

  多元力量齐汇聚。各城中村调委会广泛吸纳通法律的专业律师、熟民情的村社干部、讲公正的公证员,以及有威望的乡贤代表等人员,汇聚多方力量提供更加专业的调解服务。

  排查化解止纠纷。各城中村调委会紧盯动迁筹备、回迁安置等关键节点,深入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并做好分级分类处理。城中村改造调委会设立以来,共化解因拆迁引发的劳资纠纷、回迁房分配纠纷、继承纠纷等各类纠纷100宗,发挥了“减压阀”作用。如,人和司法所深夜跨洋视频调解侨胞祖屋纠纷,创新“法律+侨情”双轨调解法促成协议落地,实现“跨国矛盾本地化解”。

  靶向普法润民心 凝聚改造向心力

  

  通过整合专业法律服务资源、创新普法形式等,为城中村改造筑牢法治基础,凝聚各方共识。

  精准破除信息壁垒。三元里司法所拍摄《明辨“律”眼》系列短视频,深刻分析不当委托律师导致个人财产权益受损的法律风险。云城司法所广泛宣传城中村改造将带来人居环境改善、公共设施优化、产业转型升级等成效,让群众真正了解政策、主动配合动迁工作。石井司法所针对性入户讲透补偿政策,有效消除群众误解和抵触情绪。

  服务下沉答疑解惑。人和司法所组建“联合法律服务队”布局五个实体阵地,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解读、法律咨询答疑、公证办理等驻点服务,累计服务群众5300余人次,构筑起坚实的法治“缓冲带”。石井司法所在改造核心区设立“法律服务工作站”,细致解答补偿标准、签约程序等热点问题,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人和司法所组建征拆联合法律服务队

  入户释法疏导心结。派出以局领导为组长、业务骨干为组员的工作组支援三元里村、井岗村城中村改造工作,针对重点人员逐户上门释法,有效化解村民对政策的疑虑与顾虑。人和司法所实地走访企业群众,通过“一对一、拉家常”式解读法律法规政策,成功化解部分村民的抵触情绪,重建沟通桥梁。

  

  

  区司法局领导开展入户释法

  全程服务嵌链条 法治护航全周期

  

  推动专业法律服务深度嵌入改造关键环节,为项目有序实施提供坚实法治支撑。

  风险评估下好“先手棋”。整合辖内法律服务资源,协助镇街做好做地前期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引发涉访、涉众矛盾纠纷的风险隐患,制定针对性法律服务方案及应急处置预案。如,松洲司法所联合法律顾问就强拆程序进行风险预警,指导有关部门完善程序,确保行政行为合法合规。

  法制审核筑牢“合规墙”。履行行业主管部门职责,引入专业律师团队为改造项目提供专项法律服务,参与修订镇街拟发布的通知、告知函及拟签订的协议等文书,重点评估条款的合法性及潜在风险点,从源头预防法律风险,提高政府公信力。累计完成法制审核145件,提出修改意见311条。

  公证服务守护“公平线”。协调公证机构进驻征拆项目开展“巡回公证”服务,在土地权属、补偿协议、腾退交接、摇珠选房等关键环节,开展证据保全、现场监督等工作,为历史违建认定、补偿协议效力、权属争议解决等事项提供坚实法律支撑。如,云城司法所引进公证上门服务,共办理公证、存证等业务 63件,有效解决群众涉法诉求。

  

  法治,是城市更新的最优解。下一步,白云区司法局将继续执“枫桥经验”之笔,饱蘸法治浓墨,在城中村改造的画卷上,绘就秩序与活力交融、发展与法治共进的新图景,为白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来源 | 白云区司法局

  

  


原文链接:https://sfj.gz.gov.cn/xxgk/xxgkml/gzdt/jcdt/content/post_1055147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免责声明 |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律时评网 w.fl-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29985号-19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