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四项工程】巴彦淖尔法院凝聚政法合力 跑好打击“拒执罪”第一棒
时间:2025-11-17 文章来源: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网 作者:佚名
为深入落实“两高一部”《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进一步凝聚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工作合力(以下简称“拒执罪”),巴彦淖尔市法院以“外部协同、内部贯通、精细管理”三维发力,为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助推诚信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机制先行
联席会议破解移送困局
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人民法院积极争取党委、政法部门支持,由政法委牵头建立“打击‘拒执罪’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公检法印发《关于严厉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的暂行规定(试行)》,对工作要求、移送程序、证据要求、协作与监督机制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切实打通案件办理中的关键环节,构建起政法机关执行联动、全地区“一盘棋”的工作格局,为打击拒执犯罪提供机制保障。
公检法三机关建立“专项联络制度”,进一步明确在打击“拒执罪”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就线索移送、立案反馈、侦查进展、审查起诉等环节达成共识。三机关针对具体案件开展常态化会商,通过现场研判案件性质、固定证据链、确定侦查及审判方向,实现“线索快速移送、证据高效衔接、案件精准打击”,自2025年以来移送拒执犯罪线索16件。
部门联动
明确责任破解协作困局
巴彦淖尔市法院坚持“立审执”一体化理念,注重打击“拒执罪”部门联动,采取“排查收集、会商研判、依法移送”工作法加快拒执案件办理。执行部门做好前端线索发现与证据固定,穷尽调查措施并加强与公安部门沟通;刑事审判部门强化执行环节法律指导,坚持打击与教育并重,以打促执,以打促和;立案部门畅通自诉案件受理渠道,完善“执行、立案、刑事审判”内部流转绿色通道。
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执行案中,被执行人王某长期隐匿行踪,规避执行。执行干警及时固定拒执案件的有效线索,与刑事审判部门会商研判后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通过车辆轨迹、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锁定其藏身之处。在法院执行干警释明拒执罪的严重法律后果后,王某当场履行全部8万元案款,案件得以圆满执结。
精细管理
逐案跟进提升执行效率
巴彦淖尔市两级法院坚持常态化打击与集中攻坚相结合,建立拒执犯罪线索与案件管理台账,重点关注涉民生、涉企业等四类案件,实行“一案一账、专人负责”全周期跟踪督办。在办理一批涉农买卖合同纠纷系列案件中,承办法院专人盯办、实时跟进,在发现收购商李某仅支付部分款项便意图逃债,并出现变卖农具、转移资产等行为后,迅速启动“诉前保全+联动执行”机制,执行干警跨省千余公里,在48小时内完成财产查封。经深入核查,确认李某在有履行能力的情况下拒不履行,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依法将线索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有力震慑了被执行人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的行为。
来源:巴彦淖尔市中级人民法院
原文链接:http://gy.nmgfy.gov.cn/article/detail/2025/11/id/907526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