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缨花”绽放在法徽下!牟定县法院“匠心”护非遗→
时间:2025-11-12 文章来源: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是左脚舞的故乡,也是楚雄彝绣产业发展的主要县(市)之一。近年来,牟定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匠心立院”,在牟定县书写着以司法力量守护民族文化“根”与“魂”的故事。
“匠心”守护非遗传承
2023年,牟定县法院出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法保护10项措施”,持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法保护机制。在彝绣坊设置非遗司法保护工作联络点的基础上,配齐配强资深法官组建新型审执团队,集中办理非遗保护案件,深入推进“先行调解+司法确认+诉调对接”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畅通非遗保护案件诉讼服务“绿色通道”,用新机制、新格局、新举措持续守护彝绣传承不息。
“匠心”护航产业发展
近年来,牟定县彝绣产业蓬勃发展,新技法、新品牌、新图案百花齐放,但抄袭、仿制、假冒伪劣产品也不断出现。如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彝绣产业健康发展?牟定县法院给出了这样的答案——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院庭长带头深入企业调研,深入挖掘以商标权、专利权保护彝绣文创产品、传统技艺的高效司法路径;依托县综治中心平台,实现涉彝绣产业矛盾纠纷早监测、早预防、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制定《牟定县人民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牟定县人民法院关于开展送法进企业和“一对一”帮扶民营企业活动的实施方案》,多措并举为企业营造舒心、暖心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匠心”织就幸福花朵
“背着娃、绣着花,足不出户有钱花”是“指尖艺术”织就的“指尖经济”民生幸福图景。彝绣产业发展为牟定县的绣娘们带来了宝贵的就业机会。为保障绣娘们的合法权益,牟定县法院创新“一村一法官”工作机制,制发“法官联系卡”,畅通沟通渠道,实现“绣娘需要、干警报到”的“点对点”快通直达服务;借助彝绣技能培训、彝绣“T台”秀场、“村D”左脚舞大赛等活动“搭车”开展法治宣讲,宣传残疾人平等就业、福利保障、维权途径等相关法律知识,让彝绣司法保护的春风吹到每一位绣娘的心里。
原文链接:https://fy.yngy.gov.cn/article/detail/2025/11/id/904940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