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法律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视角

上海公证行业举办公证与AI大模型深度融合及创新应用研讨会 (2025-03-07)

时间:2025-11-03 文章来源:上海市司法局 作者:佚名

  

    近期,“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迅速发展,对各行各业产生深远的影响。3月6日下午,上海公证行业举办“公证与AI大模型深度融合及创新应用研讨会”,分析AI大模型时代公证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寻公证与AI大模型深度融合的前景与路径。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市公证协会党委书记董海峰出席会议。市公证协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公证机构负责人、青年公证员代表及市司法局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研讨会。

  

    研讨会邀请上海市委网信办副主任杨海军作《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思考》专题辅导,围绕人工智能“为什么能、什么能、什么不能”及如何应用一个专业化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大模型等进行深入探讨,指出公证行业可以充分运用AI大模型辅助工作,打造公证语境下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场景,实现公证工作整体提质增效。

    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开展深入交流讨论。市公证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张江公证处主任张磊从“人本公证”到“人机协同”的角度,探讨AI技术如何重构公证服务的信任体系,认为公证员应在利用AI技术同时,发挥自身专业经验,实现优势互补。

    市公证协会理论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浦公证处副主任蔡煜认为应加强公证机构间协作,整合全行业资源,借鉴其他行业的有益经验,在政策扶持和专业技术团队的支持下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开发。

    市公证协会信息化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浦东公证处副主任朱伟东认为AI大模型为公证行业带来提升效率、拓展业务等机遇,但也面临着技术适配不足、数据安全隐患等挑战,并从人才培养、法规完善等方面提出破局之策。

    东方公证处家事部部长、线上团队负责人孙晓冬围绕“AI大模型趋势下在线公证服务的应对与思考”这一主题,分享了在线公证服务在AI时代的新探索与新实践。

    徐汇公证处家事部部长陈慧哲谈到,AI时代公证人需要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技术,同时发挥公证员在法律判断和人性化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做到守正创新、行稳致远。

    新虹桥公证处知识产权服务部部长万晓雯谈到,公证人要正视公证与AI结合之路上的法律、安全挑战,积极持续探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应用,在AI浪潮中开拓出全新的发展道路。

  

    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市公证协会党委书记董海峰作总结发言,指出公证行业要深刻理解AI大模型与公证结合的底层逻辑,挖掘人工智能技术在公证领域应用的潜力,立足业务需求拓展AI大模型的应用场景。公证员要更加专注于提升服务质效,避免简单和机械的办证,努力成为公证业务专才。


原文链接:https://sfj.sh.gov.cn/zwyw_ggflfw/20250313/4a3ae935c5b84c3991831832aebdd05f.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免责声明 |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律时评网 w.fl-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29985号-19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