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四式”工作法筑牢新就业群体法治保障网
时间:2025-09-16 文章来源:江苏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泗阳县司法局积极响应新就业形态发展的法治需求,聚焦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群体的法治需求,创新建立“集成式普法、下沉式援助、联动式解纷、融合式共治”四项机制,构建一张全方位、多层次的法治保障网,切实增强该群体的法治获得感与职业安全感。
一是“集成式普法”,拓展法治宣传“覆盖面”。联合人社、公安、法院等部门,梳理新就业群体在劳动合同、薪酬支付、交通事故、工伤认定等方面的法律盲区与高频诉求,针对性开展“订单式”普法。依托“法治泗阳”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平台开设“以案说法”直播间,推出《法小S说法》系列短视频48期,播放量超80万。以鲜活案例解析法律条款,引发新就业群体的共鸣,广获认可。在全县12个“商城驿站”“爱心驿家”设立法治图书角及视听普法区,联合交通部门开展“守法用法 安全出行”主题宣传活动32场,覆盖2200余人。今年以来累计开展靶向普法28场,现场接受法律咨询1240余人次,有效提升新就业群体依法维权能力。
二是“下沉式援助”,筑牢权益保障“安全网”。实体运行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站,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快速审批,对欠薪、工伤、交通事故等高频案件提供“一站式”支持。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困促共富”专项行动,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进驻物流园区和快递站点,“一对一”提供法律指导,累计发放法治清凉礼包及维权手册2000余份。截至目前,已提供法律咨询1100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0余件,挽回经济损失320余万元,切实筑牢权益保障屏障。
三是“联动式解纷”,提升矛盾化解“高效能”。整合人社、工会及行业协会等资源,建立“新就业形态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形成“统一受理、集中交办、归口调处、全程监督”闭环机制。选派152名专职调解员入驻重点平台企业及聚集区,靠前排查、就地调解,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加强对企业的用工监督与合规指导,累计发出《监管意见书》26份,约谈企业负责人15次,推动平台优化算法、完善投诉机制,从源头压降劳动争议。今年以来通过走访摸排1100人次,成功调处纠纷13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6%,为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法治支撑。
四是“融合式共治”,扩充基层治理“生力军”。创新推行“法治合伙人”计划,从快递、外卖、网约车等行业遴选66人组建“司机通”“送达通”等兼职网格员和“法律明白人”队伍,纳入社区治理体系。组织专业培训18场,提升其政策宣传、信息搜集和隐患预警能力。依托其走街串巷、入户上门职业特点,在派件送餐同时发放反诈提示、普法读本、安全告知等宣传资料5.2万余份,收集反馈社情民意信息3400余条,协助排查化解安全隐患、邻里纠纷429起,有效延伸治理触角,助力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