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法律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点专题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四川广元这位法官获此殊荣

时间:2022-09-02 文章来源: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30日上午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受表彰代表,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勉励他们牢记使命责任、勇于担当作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参加会见并在表彰大会上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参加会见并在会上宣读表彰决定。

  四川省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郁华冰法官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8月30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法院系统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座谈会。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周强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汲取先进典型精神力量,奋力推进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人物名片

  

  郁华冰,女,生于1977年7月,四川省苍溪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四川省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一级法官。

  担任法官17年来,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用心用情解决群众诉讼中急难愁盼问题,办结案件2600余件,“零”差错、无投诉,先后荣获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法官等荣誉,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释放正能量的百合花”。

  

  一片冰心,拳拳为民

  

  “民事案件看似鸡毛蒜皮,对当事人来说却是比‘天’还大的事。作为一名法官,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标尺,解民困、纾民忧,这样,司法就会更有力量、更有温度。”工作中,郁华冰一再告诫自己,用公心审理每一起案件、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当事人,用良心守住做法官的底线。

  郁华冰将司法为民作为根本出发点,总是耐心倾听、善于共情、乐于“啰嗦”,探索总结出“判前疏导”“案中调解”“判后劝勉”“案后回访”四位一体工作方法,既解“法结”又解“心结”,让案件当事人输的心服口服、赢得堂堂正正。

  

  公正司法,充满韧劲

  

  “司法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院裁判是引领社会风气、社会价值的重要风向标,”郁华冰深知,审判权是一种责任,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唯有细之又细、慎之又慎。

  她怀着慎之又慎的态度、以勇往直前的精神,进行许多探索:民事案件繁简分流改革后,她“舍易就难”,专攻繁案;加强对人民法庭的业务指导,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与乡村振兴;主动对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深化诉源治理,把矛盾化解在当地、消弭在基层,为法治广元建设贡献了薪火之力。

  周围的同事对她的评价是:“看似柔弱,身上却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

  2021年3月到2022年2月,郁华冰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挂职锻炼期间,因表现突出,获评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突出贡献奖被通报表扬。

  

  镂玉裁冰,涤荡人心

  

  “法官不仅是公平正义的维护者,还是法治正能量的传播者,更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建设者。”郁华冰认为,“法治”两个字的偏旁部首都是“水”,意味着良法善治的终点是滋养、荡涤人心。

  作为广元法院“蜀道行·民法典宣讲团”负责人,郁华冰与团员们定期拟定老百姓喜闻乐听的宣讲题目和案例,到企业、学校、社区开展民法典宣讲120余场次,促进了老百姓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习惯养成,为辖区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传承弘扬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剑阁县人民法院郭兴利法官的“背篼精神”,广元法院组建了“郭兴利工作队”,作为副队长,郁华冰统筹工作队开展巡回审判710余场,诉前排解矛盾纠纷600余件;交流调解工作经验,提升做群众工作能力;加强对青年干警“传帮带”,传承优良作风,提升司法为民水平。

  

  2013年,经过层层选拔,郁华冰成为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栏目首批主讲人之一。为讲好法治故事,让法治好声音温润党群血肉关系,郁华冰精心选题,反复打磨稿件,录制的13期“法官解案”系列节目,播出后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荣获央视“最受观众喜爱节目二等奖”。

  或许是雪魄冰心的秉性,二十年的经历与磨练,郁华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的忠诚、对审判事业的热忱和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始终致力于将每一个案件办成铁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原文链接:http://scfy.china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2/09/id/689546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免责声明 |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律时评网 w.fl-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29985号-19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