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法官忆往昔 激励我辈创未来】朱新忠:心在雪域
时间:2025-11-21 文章来源:西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须臾之间,我在西藏已工作生活了四十余年,人生的一大半深深地烙下了雪域高原的美好记忆,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情一景、一人一事都融入了我的血液,永远停驻在我的心田。
回望走了四十余年的路,回想朝夕相处的人,最后一次关上住了二十多年的院子大门,我怀着十分留恋、万分不舍的心情,惜别曾经工作生活大半辈子的地方,踏上回归故乡的征程。西藏,何尝不是我的故乡?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以她无限厚重的爱,养育了我,培养了我,使我成长。
万千思绪涌上心头,往日的一切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不觉泪水慢慢溢出,模糊了我的双眼。
1985年进藏,参与中尼公路曲(水)大(竹卡)段的改扩建工程。当时,从拉萨到日喀则的公路路面狭窄、贴江而行,一侧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一侧是深不见底的涛涛江水,又有“老虎口”“老鹰嘴”凌壁悬空,绝大部分路段仅能单车通行,车辆行驶极为不便。若从拉萨经羊八井,翻越东戈拉山、雪古拉山至大竹卡渡口,人和车需乘船渡过波涛汹涌的雅鲁藏布江,行车时间需要十多个小时,倘若阴雨连绵、雪花飞飞则时间会更长。轮渡过江后,行驶约4个小时才能到达日喀则,几乎要花去一整天时间。现在拉(萨)日(喀则)段已全面完成改造升级,开车只需3个多小时,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方便人员交流,有力促进了日喀则、阿里两地的经济发展。
1999年10月,我转业到地方工作。次年10月,全国法院开展西部大开发大调研工作。西藏高院成立了2个调研组,我与另外三位同事负责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四个地市两级法院的调研工作。按照先远后近的思路,我们先到日喀则、阿里两地法院进行调研。这也是我到法院工作后第一次出差,又面临这么重的调研任务,心里既高兴又紧张,同时感觉到压力山大。当时适值雨季,道路泥泞难行,路面断裂、路基塌陷随时可见,许多桥涵被冲塌、路基被冲毁,行人、司机当“团长”(指因各种原因车子困在半路,司机和其他人员被迫在车中过夜)的情况屡见不鲜。从日喀则出发时,天上已落下细细的雨丝。一路上,雨越下越大,大片大片的雪花也来凑热闹,雨点拍打着车窗,挡风玻璃上的雨水像一个恶作剧的小孩站在车顶用盆往下倒一样,你追我赶似的哗哗地往下流,雪花在空中飘飘洒洒,铺天盖地,雨刮器虽然在卖力的左右移动,但似乎一点用处也没有,在车子周围形成雨雪共舞的奇妙画面。
车子在雨雪中缓慢前行。我们到达昂仁县桑桑镇河岸时,看到河水湍急、波涛汹涌,两边河堤不时滑落,建在河上的便桥早已被冲得无踪无影。河两岸有许多等待过河的车辆行人。天色越来越暗,雨雪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河水依然咆哮向前,水位也在不断地上涨,不时传来河堤被洪水卷走的哗哗声。我们被挡住了,前不能进,后不能退,只有待在车上,望雨兴叹,看雪飞舞,滚滚不息、涛涛不息的河水声伴随我们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没想到,第一次出差就当了“团长”。
第二天,雨势减小不少,雪也停了,但河水依旧。我们拿不定注意,进退维谷。贡嘎师傅笑着说,“我经常在这一线跑车,路况很熟。等会都把车窗关好,从水里冲过去吧!”“冲过去?!”看着湍急的河水,我们几人面面相觑,沉默了十几秒,我们带着侥幸、刺激,赌一把的心态,无奈而决然地说,“那就冲过去!”。
看到我们的车要往水里开去,河边的人有的说算了吧,有的说真勇敢,当然大多数人劝我们放弃。只听贡嘎师傅说大家抓好了。说时迟,那时快,车子像一头牦牛一样俯首冲进激流的水中。在巨大的水浪冲击下,车子就像小孩玩具车一样,时左时右,时上时下,好几次水面没过了车顶,车内瞬间一片漆黑。我们仨人在车内屏住呼吸,瞪大眼睛,一点声音都不敢出。经过约2分钟的冲刺,车子又像牦牛昂起雄健的头颅浮出水面,带着满车身的河水冲上了岸。当车子停稳,我们打开车门时,岸边响起了长久的掌声,而我们的心却在嘭嘭直跳。虽说此事过去二十五年了,至今想起仍心有余悸。
涉险过河稍事休整后,我们继续向前而行。真是祸不单行。走了30多公里,天空又下起了雨。雨点由小变大,越来越密,坐在车里只能看到外面模模糊糊的一片,车子在雨雾中前行。由于路面崎岖不平,车子像一个喝多了酒的醉汉在沆沆洼洼的路上,一颠一跛、东倒西歪的往前慢慢移动,不时出现车轮深陷泥坑而不能自拔的情况。大家只好下车,冒雨从不同的地方找来石头垫在轮胎下面,两脚深陷淤泥中,从两侧、后面用力推车,往往车子原地不动,车轮飞转,泥水溅了我们一身。夜幕降临,我们才走了短短一百来公里。眼看快到52道班了,车子突然又陷进一个大大的泥坑之中,任凭师傅怎么努力,任凭我们使出浑身解数,平时威风凛凛的越野车如同虎落平阳一般,一动不动地躺在泥坑之中。天越来越黑了,大雨也在不停地下着,可车子冲出泥坑的希望一点也没有。在雨中,在泥中,在车中,在孤寂无援中,在高原寒冷中,我们又当了一次“团长”。第二天早上,在一辆越野车的帮助下,车子驶出了泥坑,我们继续一路西行。从拉萨到阿里地区狮泉河镇约1300公里的路程,我们却走了5天,可谓一路坎坷一路歌。
从狮泉河返回途中,为了节约时间,我们离开大路,沿莽莽草原上一条车辙不多的近路行驶,结果南辕北辙,冤枉走了100多公里。由于天黑路滑,方向难辩,车子又一次深陷泥坑中,毫无疑问、不出意外地我们第三次当了“团长”。
这些都是三、四十年前的事了。
现在西藏的交通基础建设发展之快已今非昔比。茶马古道、骡马道已成为历史的记忆,铁路、公路的组网建设如同一朵美丽的格桑花燃放在雪域高原。2006年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坐着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美丽的布达拉”从梦想变成了现实。拉林、拉日高速公路、和谐动车的开通,大大提高了交通效率。川藏铁路正在建设之中,“朝看布宫祥云飘,暮品天府麻辣烫”将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以圣地拉萨为中心,连接祖国各地、通往雪域大地的公路铁路网络不断拓展,智能交通建设逐步引入,空中航线连接内地、畅通国际,一个方便快捷、经济腾飞、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正在雪域大地熠熠生辉。她的快速发展,是西藏各项建设全面腾飞的一个缩影,是雪域高原“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历史见证。
记得有一次,我从西安坐火车回拉萨。经停西宁站时,上来一位90多岁的回族老者,在60多岁儿子的陪伴下前往拉萨。老者说自己很早就想去拉萨看一眼布达拉宫,但交通不便一直不敢去。现在有了火车,还有弥散式供氧,有吃有喝,多好啊。老者脸上洋溢幸福满足的笑容。老者儿子说,如果文成公主当年到西藏时能坐火车就好了,一个小女娃娃也不会走两三年了。
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不断完善提升,西藏法院的队伍建设、基础建设、审判工作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帐篷法庭、马背法庭到派出法庭、车载流动法庭,从人工答疑、普法宣传到智能咨询、Al求索、科技法庭、数字法庭、智能法庭、远程开庭的全覆盖,从士坯房、自带餐到办公住宅分区、温馨工程的全面实施,随着西藏审判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西藏司法审判事业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西藏中作出新的贡献。
虽然已经离开西藏,但我的心留在了这里,我的情融入了这里,我的爱撒在了这里,这里将永远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西藏,我爱你。
我相信,你的明天会更美。
原文链接:https://xzgy.xz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11/id/908064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商丘中院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贯彻张军院长在河南法院调研讲话精神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