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法律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综合资讯

让执行不再“雾里看花”

时间:2025-11-19 文章来源: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网 作者:佚名

  执行难,难在“信息不通”;群众愁,愁在“心里没底”。为打通执行环节的“信息堵点”,让司法公正从“纸上”落到“实处”,晋江市人民法院创新推出“三亮灯+三告知+三反馈”执行工作机制,用“看得见的规范”“摸得着的透明”拨开“信息迷雾”,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三亮灯”:执行为民立标尺

  “执行工作既要讲效率,更要讲规范。”晋江法院副院长洪新民始终这么认为。针对诉求回复、财产处置、案款发放等群众最关注的执行节点,晋江法院创新建立“红黄绿灯”机制,实行“亮灯管理”,推进“全流程透明、全节点留痕”。

  “绿灯”常亮,畅通服务“快车道”。对于办理执行案件、反应诉求的群众,晋江法院以“绿灯”保障服务畅通,为群众提供便捷化的立案指导、材料递交等服务,畅通诉求表达渠道、精准流转提升服务、跟踪反馈诉求处理结果,让群众办事“少跑腿、不费心”。

  “黄灯”则为预警。“对于执行案件的关键环节,我们都设定明确的时限,并进行全流程监督。一旦临近时限,系统就会自动发出预警,提醒我们加快推进。”晋江法院执行局局长杨明护介绍。除了内部监督,该院还畅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监督渠道,积极公开执行信息,接受全社会各界监督,让执行过程始终“晒在阳光下”。

  某服装企业未能按时履行生效判决义务,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被列为被执行人,企业经营陷入更大困境。执行法官经评估发现,该企业并非恶意拖欠,而是受短期资金压力影响。该企业仍具备生产经营和履约潜力,若简单采取过于强硬的执行措施,将进一步加剧该企业困境,遂启动“黄灯预警”机制。

  “黄灯预警”机制启动后,晋江法院一方面在财产查询与控制等关键环节设定明确时限,以时限强化效率监督,掌握该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另一方面,执行法官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沟通协商,促成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最终,该企业恢复正常生产,并按期履行全部付款义务,实现双方共赢。

  黄灯机制如同为案件装上“缓冲带”,提醒执行法官在保障申请执行人权益的同时,审慎采取执行措施,避免因执行不当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冲击,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执行工作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必须严守纪律底线。晋江法院以“红灯”划清纪律红线,针对执行全环节制定刚性制度,明确操作标准与禁止性规则,严禁违规操作;定期开展廉政教育,引导干警“知敬畏、守底线”,确保每一起执行案件都经得起法律与群众的检验。

  “三告知”:信息透明增信心

  “案件执行到哪一步了?”“执行款什么时候能到?”以往,这些疑问常常萦绕在申请执行人的心头。如今,晋江法院全面铺开“三告知”机制,以“信息送上门”代替“群众找上门”,打破执行“信息壁垒”。

  受理即告知,流程早知道。该院在受理执行案件时,同步推送《执行案件流程告知书》,清晰列明“案件查询、续查封、扣押、冻结、结案”全流程环节,对事务办理、执行风险进行告知和提醒,并指明执行服务热线,让当事人从一开始就对执行路径了然于胸,避免盲目等待。

  “拿着告知书,每一步该怎么走都清楚,心里踏实多了。”申请执行人张女士指着告知书上的流程清单说。

  查控全告知,财产全透明。财产查控工作完成后,该院第一时间向当事人送达《财产查控情况告知书》,详细说明查控项目、查控结果、采取执行措施情况以及未采取执行措施的原因等进行说明,既让当事人清晰了解案件可执行财产,也引导其积极配合后续处置,形成执行合力。

  终本前告知,疑虑全打消。对于因执行不能而须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案件,法院则在终本前向当事人送达《终本管理告知书》,详细告知案件当前执行情况、恢复执行程序及终本管理规则,打消当事人对“案件终本就是权益终结”的顾虑,确保权利救济路径清晰可循。

  “三反馈”:诉求回应聚民心

  “群众有诉求,我们就要有回应。‘三反馈’机制打通与群众沟通‘最后一米’,让群众的疑问有人解答、诉求有人处理,以此凝聚群众对执行工作的信任。”洪新民强调。在“三告知”的基础上,该院同步推出“三反馈”机制,及时回应化解群众焦虑。

  诉求接办反馈,有求必应不落空。线下,该院在执行服务中心设立诉求接待窗口;线上,12368执行热线全天畅通。对能当场解答的问题,工作人员即时作出反馈;对需进行核实或者后续跟踪的,详细记录并在核实清楚后及时回复,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疑问解答反馈,让当事人不迷茫。针对当事人提出的终本程序后续管理、恢复执行条件等问题时,该院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当事人答疑解惑,确保当事人“能听懂”“能理解”。

  结果跟进反馈,实行全程跟踪。案件进入拍卖成交等关键节点后,该院进一步跟进反馈后续衔接事项,明确告知买受人款项缴纳时限、后续产权过户等问题,让当事人不仅知晓当前的执行结果,更清晰后续操作流程。

  如今,晋江法院这组执行“连环招”,正让司法公正从“抽象概念”变成群众眼前的“告知书”、耳边的“安心话”、手中的“执行款”,成为可感可知的民生温度。

  


原文链接:https://fjfy.fj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11/id/907800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免责声明 |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律时评网 w.fl-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29985号-19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