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护创新 赋能优环境
时间:2025-11-19 文章来源: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网 作者:佚名
世界石雕看惠安,惠安校服穿天下;泉港福船扬帆远,台商智造启新航……这一张张闪亮的产业名片,不仅是区域经济活力所在,更是创新与智慧的结晶。守护这些宝贵的知识产权,就是守护发展的生命线。自今年10月1日起,惠安县人民法院正式跨区域集中管辖泉港区、惠安县、泉州台商投资区范围内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诉讼标的额100万元以下)、行政案件,为这片创新热土注入强有力的司法动能。
新职能伴随新挑战。一个多月来,面对知识产权案件呈现的新类型、新特点,惠安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团队快速进入角色,高效运转。通过高质效审结、化解多类知识产权纠纷,切实为创新主体提供了专业、高效的司法救济,显著降低了权利人的维权成本,迈出了司法守护创新、赋能营商环境的坚实一步。
巧解著作权纠纷
护匠心创作
惠安素有“世界石雕之都”的美誉,石雕产业的生命力源于源源不断的创新。近日,惠安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涉石雕企业的著作权纠纷,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清晰指引。
原告张某是惠安石雕手艺人,系石雕工艺品“吉祥”的著作权人。今年9月初,张某发现泉州某园林古建公司未经其许可,在该公司抖音号、微信视频号上推广、销售与其作品高度一致的工艺品“吉祥象”,后以该公司侵犯其著作权权属为由向惠安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被告停止侵权、登报致歉,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
承办人多次组织双方到庭进行调解,先就侵权事实、保护原创理念等方面进行分析,促成双方达成共识,并综合原告的实际经济损失及被告的获利情况进行耐心释法析理,最后从鼓励合作、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寻求解决纠纷的最大公约数。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明确权利归属,被告当场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原告当庭撤诉,并就后续合作事宜达成共识。
这场纠纷的圆满解决,不仅保护了手艺人的创作热情,更为“惠安雕艺”金字招牌的创新发展注入信心。
明晰商标权边界
护校服产业
从依赖“贴牌代工”到打造“自主品牌”,从侧重“渠道为王”到坚持“创新驱动”,惠安校服产业凭借年均250亿元的产值和全国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成为惠安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而这条转型之路上,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不可或缺。
在另一起侵害商标权纠纷中,惠安法院展现了护航本地品牌成长的司法智慧。
泉州某鞋业公司系某商标的商标注册人,因发现某商家未经许可在电商平台售卖两款带有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标志的运动鞋类商品,导致消费者混淆,遂以侵犯商标权为由向惠安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某商家停止侵权、下架侵权商品,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
案件审理过程中,承办人充分考量了当地鞋服产业品牌发展的迫切需求,在对案件进行初步研判的基础上先与被告联系,明晰商标权的保护边界及其侵权行为对品牌商誉和市场秩序的不良影响,并分析败诉后将面临的法律后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得到其愿意调解处理的反馈后,积极组织双方调解,从减轻诉讼成本、促成双方合作可能等角度做通原告的工作。
最终经调解,被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确认侵权行为属实,同意停止侵权并当场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原告当庭撤诉。
该案的成功调解,不仅使企业的品牌权益得到及时维护,且有力打击了商标侵权行为,增强了当地鞋服企业培育和守护自主品牌的信心。
司法力量对创新的守护,体现在每一起纠纷的妥善处理中。一个多月以来,惠安法院通过妥善办理多起具有行业代表性的知识产权案件,为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法治基石,生动诠释了知识产权审判在服务发展大局、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精准定位与担当。
原文链接:https://fjfy.fj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11/id/907801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闽江之畔 潮涌帆张
下一篇:让执行不再“雾里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