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锦旗背后的故事丨彰显劳动价值 守护奋斗底色
时间:2025-11-17 文章来源:四川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法律援助是国家建立的为经济困难公民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制度。近年来,全省年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06万件,在保障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四川法律援助工作者用心用情提供法律服务,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得到人民群众广泛认可和赞扬。省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四川司法推出“法律援助锦旗背后的故事”。
第七期:《彰显劳动价值 守护奋斗底色》
2017年的秋天,脱下军装的何明(化名),怀着对新生活的期待,成为物流公司的一名货车驾驶员。在入职时,公司既未与他签订劳动合同,也未缴纳社保,直到2020年12月,公司才首次与何明签订聘用合同,合同虽一年一签,但总算开始缴纳社保。
2024年10月,一纸劳动合同解除书毫无征兆地递到了何明手中,公司单方面终止了合同。更让何明心寒的是,公司拒绝支付10月的工资和经济补偿金。这个为公司奔波多年的汉子,瞬间失去了收入来源,生活陷入困境。与公司多次协商无果后,何明来到攀枝花市西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法律援助中心审核认定何明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立即启动退役军人“绿色通道”,为其指派了援助律师。
在了解到何明担心提起劳动仲裁可能遭受行业“封杀”的担忧后,援助律师耐心释法:“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法律一定会保护!”这句坚定的话语,给了何明莫大的勇气。2024年11月,援助律师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提起了仲裁申请,请求裁决物流公司支付何明2024年10月工资、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间两倍工资差额、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赔偿金。
由于2020年12月以前何明没有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证明这段时间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成为一个难点。援助律师通过调取银行交易明细、查阅工商档案,寻找能够证明的线索。最终在银行流水中发现了关键证据——公司法人个人账户自2017年11月起每月定期向何明的转账金额与后期签订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金额基本一致。这一笔笔款项,清晰勾勒出何明7年来辛勤劳动的轨迹。
公司在仲裁过程中支付了2024年10月的工资,仲裁委裁决公司向何明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73293.5元。公司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为帮助何明早日拿到赔偿,促成案结事了人和,援助律师与公司耐心沟通、据理力争,促使公司与何明达成调解协议,由公司支付赔偿金55000元。这一刻,对于何明而言,得到的不仅是一笔赔偿,更是对公平正义的坚定信仰。
2025年11月,何明将一面绣有“业务精湛 尽心尽责 法援真情为民解忧”的鲜红锦旗,郑重送到援助律师和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手中。“感谢法律援助,让我这老兵挺直了腰杆!”
原文链接:http://sft.sc.gov.cn/sftzww/sfxzyw/2025/11/11/9178500e76164113b0812a41997c43b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