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智聚力强监督 奋楫笃行谋新篇——全国人大代表视察贵州法院工作征求意见座谈会在遵义召开
时间:2025-11-17 文章来源: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11月14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视察贵州法院工作征求意见座谈会在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为期四天的视察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沈亮出席会议并讲话,贵州高院党组书记、院长茆荣华作表态发言,遵义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李淞致辞。来自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广东的28名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会议。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一级巡视员张天若主持。
会议伊始,李淞代表遵义市委致欢迎辞。他向代表们生动介绍了遵义市近年来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经济实力、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生态环保、改革开放等方面取得的亮眼成就。他特别指出,遵义法院系统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打造“党旗辉映法徽红”党建品牌,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旅游司法服务、茶产业司法保护等方面形成特色品牌,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从高院到基层法庭,我们看到了贵州法院将司法服务延伸到村寨的创新实践。”
“这次视察,让我看到了新时代人民法院的新面貌,从传统的坐堂问案到现在的主动服务,从单打独斗到多元解纷,法院工作的转变确实令人欣喜。”
“数据法院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这是司法为民的生动体现。建议进一步探索数字法官等智能系统,在诉前调解等环节释放司法人力资源,让法治更好地护航科技生产力。”
“人少案多是人民法庭的现状,建议在人工智能方面多探索,同时加强与医疗等部门协作,筑牢民生保障屏障。”
“通过此次视察,我发现贵州法院在服务乡村振兴,智慧法院建设等方面有很多典型经验和案例,建议法院能进一步加强省内外沟通交流,将这些好做法、好经验推广出去,让‘贵州智慧’在更广范围开花结果。”
……
座谈会上,气氛热烈、坦诚深入。代表们结合四天来的实地察看、现场问询和深入交流,踊跃发言。大家普遍认为,贵州法院系统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政治站位高、为民情怀深、改革举措实、工作成效显,在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和贵州发展主定位中展现了司法担当,尤其在生态环境司法、数字法院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贵州经验”。
全国人大代表发言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代表们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专业的履职精神,开诚布公地指出了视察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并围绕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民生司法保障、提升审判执行质效、锻造过硬法院队伍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针对性、建设性强的宝贵意见。一个个紧扣时代脉搏的问题,一条条凝聚实践智慧的建言,为贵州法院下一步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智慧和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发言
“代表们的意见建议精准深刻、弥足珍贵,贵州法院将全面梳理、逐条研究、坚决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问题解决和工作提升。”在认真听取代表发言后,茆荣华代表贵州法院作了真挚务实的表态发言。他表示,下一步,贵州法院将以更高自觉接受监督,把代表意见建议作为改进工作的重要遵循,完善联络机制,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更强担当服务大局,聚焦高质量发展和人民至上,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民生司法保障,维护安全稳定;以更实举措践行司法为民,深化“枫桥经验”,优化诉讼服务,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以更严要求锻造铁军,提升案件质量,深化数字法院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奋力推动全省法院工作整体跃升。
全国人大代表发言
沈亮在总结讲话中,对各位代表认真履职、建言献策表示崇高敬意和诚挚感谢,并就如何落实好、巩固好此次视察活动成果提出了明确意见。他强调,各级法院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准确领会党中央的新理念新论断新部署,牢牢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要用心用情办好意见建议,高质量推动视察成果转化。他指出,代表们“跳出司法看司法”,提出的真知灼见对补齐短板、改进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最高法将认真梳理归纳,原汁原味向最高院党组报告,组织专题研究,抓好“九分落实”,切实将视察成果转化为推动司法审判工作发展的强劲动能,并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同时,主动加强联络沟通,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今后将继续加强与代表“面对面”沟通、“肩并肩”调研,将代表工作做在平时、融入日常,共同推动、见证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
据悉,座谈会前,代表们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中院政治生活馆,在这片红色热土上重温历史、感受法治温度。
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有关省份高级人民法院、贵州省高院有关同志,以及贵州有关法院负责人参加会议。
原文链接:https://www.guizhoucourt.gov.cn:443/xwtt/301004.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