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迟到的“家庭会议”
时间:2025-11-12 文章来源: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网 作者:佚名
金秋时节,澄澈的阳光透过莆田市荔城区人民法院西天尾法庭的窗户,照在一群白发苍苍的当事人身上。他们没有剑拔弩张地对峙,没有歇斯底里地控诉,而是互相攀谈着,话语平和,只是显得有些生分。看到这一幕,承办案件的两位法官第一时间将他们带到调解室,开一场迟到的“家庭会议”。
这是一起祖产分割纠纷案,案件当事人或是年事已高的老人,或是散居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后辈。案情本身并不复杂,但因一家人天各一方、沟通不畅,加上老人行动不便,以及对继承的法律规定不熟悉,导致遗产份额迟迟未能厘清,亲情也在拉扯中蒙上了阴影。
调解伊始,家庭成员之间仍存有几分顾虑与生分。两位法官并未急于切入财产分割的核心,而是先当起“倾听者”,耐心引导各方说出心底想法和诉求。在坦诚交流中,双方分别提出自己设想的财产分割方案,法官随即按照法律规定对两种方案进行精准核算,结果发现,两个方案在财产分配的份额上相差无几。
“我们是一家人,不会锱铢必较,都愿意适当让步。”看到法官测算的分配份额后,所有当事人几乎异口同声地回应道。原本横亘在彼此间的坚冰,此刻在亲情、默契和情理法的交融下逐渐消融。
份额厘清后,就在大家以为纠纷即将落幕时,新的分歧又产生了:安置的几套房产分别归谁?如何分割才能不再产生纠纷?
眼看刚刚和谐的氛围可能被破坏,法官迅速介入——他们敏锐地注意到,当事人中有一位老人已年逾九旬,腿脚不便,居住在无电梯的老旧楼房中,日常出行较为困难。基于这一情况,两位法官引导各方当事人在分配房屋时充分考虑老人的生活便利。
其后,各方当事人均同意将位于一楼方便出入的房屋分配给这位老人。他们表示:“老人家方便最要紧,剩下的都好说。”对老人的体谅让彼此分歧迎刃而解,也让接下来的协商愈发顺畅。
最终,所有当事人围坐在一起,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郑重地签署了调解协议。一场困扰家庭许久的祖产分割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刻,法庭调解室里,久别的当事人终于舒开了眉头,愉悦地畅谈着。法官用专业的法律素养、耐心和智慧,为这个家庭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用司法的温情熨平了亲情的褶皱。“我们坚信,司法的力量不仅在于明断是非,更在于守护人间烟火的脉脉温情,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方式,回响在每一个寻常百姓家。”调解结束后,法官感慨道。
原文链接:https://fjfy.fj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11/id/906355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司法创新护航“中国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