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仓山法院刑事审判:执“灯”守“未” 护航成长
时间:2025-11-12 文章来源: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网 作者:佚名
福州仓山法院刑事审判庭肩负着打击犯罪、捍卫社会正义的重任,更以“执灯人”的担当守护着未成年人的成长之路。
近年来,仓山法院刑庭聚焦涉少刑事审判工作,在打击犯罪的“严”与守护成长的“暖”之间找准平衡点,精心打造“南台・小橘灯”少审品牌,用专业与温度执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守护之灯”,照亮未成年人的前行之路。
仓山法院刑庭立足司法保护这一核心职能,严厉打击性侵、绑架、伤害、虐待等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确保未成年人依法得到特殊、优先保护。2025年以来,共审结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67件78人,以高压态势筑牢未成年人安全防线。
“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是社会关注的痛点,也是刑庭打击的重点。这类案件不仅要依法严惩,更要从根源上杜绝再犯可能。”仓山法院刑庭负责人李晓红介绍,在已审结的性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实刑判决率保持高位,最高刑期达15年,切实用司法的刚性震慑潜在犯罪者。此外,刑庭充分激活刑法禁止令条款,禁止性侵罪犯从事教育、看护等与未成年人密切接触的相关职业,从空间上切断再犯可能,为未成年人筑起“安全隔离带”。
宽严相济、惩教结合。仓山法院刑庭在依法惩治犯罪的同时,加强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分类矫治与犯罪预防工作,打造“依法惩治—分类矫治—强化预防”工作模式,实现惩治犯罪与教育保护的有机统一。在量刑时,严格区分各被告人犯罪事实、情节与主观恶性、悔罪表现等,对认罪悔罪、积极退赔的未成年被告人“当宽则宽”;对于主观恶性深、犯罪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的未成年人犯罪,坚决依法惩强化刑罚教育效果,实现惩治犯罪与教育挽救的有机融合。
分类精准施教,对宣告缓刑的未成年犯,责令各被告人的监护人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建立“一案一空间”线上定期回访帮教机制,督促家长积极配合社区矫正工作,切实履行监护教育责任;对判处实刑的未成年犯,加强释法说理和犯罪原因分析,促使其认罪悔过,警示家长切实履行家庭监护职责,实现司法保护与家庭保护的有效配合。
“我们不仅要审好案,更要育好人,让犯错的未成年人都能够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仓山法院刑庭副庭长庄李洁在谈及“南台・小橘灯”少审工作室工作目标时,语气中满是坚定。
在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同时,针对未成年人自身涉及的违法犯罪,主审法官结合案件细节对犯罪未成年人开展法庭教育、亲情教育,联动政法部门制定帮助辍学未成年重返校园、对接就业资源等帮教方案,全力帮助迷途未成年人回归正途。
在做好涉案未成年人“个案挽救”的基础上,仓山法院刑庭也着眼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深入学校开展“预防校园霸凌”“远离电信网络诈骗”“拒绝新型毒品”等主题普法活动,创新“模拟法庭”“脱口秀普法”等形式,将法律知识融入日常,用沉浸式体验让法治意识深入人心。
如今,“南台・小橘灯”少审工作室已构建起审判、帮教、普法全链条工作模式,让司法温情延伸到法庭之外,为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关爱与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不是“单打独斗”,要努力打破部门壁垒,汇聚多方力量,才能为未成年人编织起一张全方位、立体化的保护网络。
为此,仓山法院主动融入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格局。一方面,在福建理工学校、福州第四十三中学(专门学校)设立“众享法庭南台・小橘灯法律服务站”,为学校在立德树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等方面提供更加精准高效、智能便捷的支持。
另一方面,联合教育部门、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开展中小学生欺(霸)凌专项整治工作,共同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联动推动政法各部门会签《关于开展落实未成年人案件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
为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仓山法院“南台・小橘灯”少审工作室总结近三年涉少刑事案件审理情况、类型特点,归纳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亮点举措、机制成效,发布《涉少刑事审判工作白皮书》,推进从个案审判到源头治理的延伸,凝聚全社会共同参与青少年犯罪预防共识。
从严惩犯罪到温情帮教,从法庭内审判到法庭外守护,仓山法院刑庭用司法的温度与力度,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法治晴空。
原文链接:https://fjfy.fj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11/id/906496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