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立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时间:2025-11-03 文章来源:安徽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淮南市产品质量促进条例》将于2026年2月1日起施行,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质量强市、摆脱同质化竞争提供制度支撑。
品牌和标准双轮驱动。支持企业、社会团体和教育、科研机构等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相关技术要求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建立品牌产品名录,加强对中华老字号、安徽老字号、地理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保护,培育百年老店和民族品牌。大力发展淮南牛肉汤、豆制品、防爆电气等特色产业,推进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引导企业建立以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创新能力决定企业效益和竞争胜负的发展环境。
责任和权利双线引领。强化企业产品质量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完善首席质量官培育聘任、学习培训、履职管理、梯队成长等机制,支持首席质量官在企业质量管理、质量检验、质量安全、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等方面行使“一票否决权”。实施政府质量奖励制度,保障企业依法获取质量融资增信、知识产权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及时享受人才引进、品牌推广、技术改造、集群发展等奖励政策。遏制企业为降低成本,采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方式参与市场竞争的行为。
监管与服务双向赋能。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产品质量监管机制,强化产品质量监测预警、缺陷产品召回、重大质量事故报告等具体措施。推进建设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为企业产品质量提升提供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品牌培育、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等全链条服务。坚决打击忽视品牌卷价格、牺牲质量卷成本、罔顾规则卷下限的恶性竞争行为。
原文链接:https://sft.ah.gov.cn/zhzx/sxdt/580300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天长市法治赋能惠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