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法律时评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法律动态

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大辛庄戒毒所指导社戒社康工作闯出新路径

时间:2025-09-16 文章来源:山西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在戒毒康复的征途上,如何打通回归社会的“最后一公里”?作为全省唯一跨越长治、晋城两市布局社戒社康指导站的单位,大辛庄戒毒所以一场大胆实践给出了答案——

  今年以来,该所紧扣省戒毒局社戒社康指导站运行方案,主动融入地方治理,以坚定的步伐和创新的思维,在长治市、晋城市的18个县区织就了一张严密的帮扶网。这不仅是地理空间的突破和工作模式的创新,也为指导社戒社康工作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以一域之光照亮了众多戒毒康复人员的回归之路。

  跨区域协作破题

  “我们一方面持续探索建立集生理脱毒、身心康复、融入社会于一体的戒毒康复模式,以及‘以戒治为中心’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体系;另一方面成立了由所领导牵头挂帅的社会化延伸工作领导小组和专职机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指导中心。”该所分管副所长李书强说,“其实,这个中心就是整个工作的‘核心枢纽’,统筹协调着禁毒宣传、后续照管、指导支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等各项工作。”  

  这一举措赢得了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高度认可,大辛庄戒毒所也成功跻身长治、晋城两市禁毒委员会成员单位,并受邀加入长治市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协会专家库及晋城市“六典引领”毒品问题综合治理体系。  

  在推进社戒社康工作的过程中,该所民警与公安禁毒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禁毒社工等频繁展开协调对接工作,民警职工的能力培训、宣传竞赛、业务考核同步实施、有序落地。同时,该所组织社工到所实训、衔接帮扶,邀请民盟长治市委会到所帮教、协同育人。值得一提的是,该所推荐上报的宣传用品、优秀讲师和课件均在省戒毒局“三个十”金牌评选中获得奖项……这些实践既凝聚了多方协同的工作合力,也为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重塑人生搭建了更广阔的支持平台。

  全链条帮扶帮教

  推动戒毒工作向社会延伸、助力戒毒康复人员更好回归社会,需要整合资源、创新实践。大辛庄戒毒所锚定这一目标,以“精准谋划+系统推进”为抓手,匠心打造了一套贯穿衔接帮扶、社会帮教、成果培育的延伸帮扶“组合拳”,为戒毒康复社会化工作注入强劲动能。  

  站点建设是筑牢社戒社康工作的根基。作为全省唯一一个跨越两地布局社戒社康综合指导站的单位,大辛庄戒毒所直面服务半径广、覆盖群体多、区域协调难等现实挑战,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劲头勇毅前行,交出了亮眼答卷——  

  长治、晋城两市的18个县区已全部建立指导站,包括3个中心站点和15个标准站点;主动与相关职能部门、禁毒社工、禁毒志愿者协调合作,共同做好社会面涉毒人员的管控、教育和引导等工作;先后回访调查解戒人员5000余人次,组织开展禁毒宣誓、急救培训、困难帮扶等活动,参与人数达2500余人次……从入所前的情况调查到入所后的社会帮教,从出所时的无缝衔接到离所后的延伸帮扶,从“走出去”禁毒宣传到“请进来”警示教育,从线下全面推进到线上精准发力,大辛庄戒毒所形成了立体化全链条闭环运行工作体系,织就了一张严密的帮扶协作网,确保戒毒人员在整个戒毒过程中都能得到持续的关注和帮助。

  矩阵化赋能拓路

  预防为先,宣教为重。在禁毒宣传工作中,大辛庄戒毒所拓宽思路,积极打造覆盖晋东南地区的禁毒宣传工作矩阵。  

  组建“太行月季”禁毒宣讲团,开设“太行戒毒”抖音账号,建成VR网上云展厅,开通400禁毒戒毒服务热线,购置“禁毒100”等禁毒宣传新装备,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歧路归来》……在一系列硬核举措下,该所的禁毒宣传效果持续提升。截至目前,该所参与社戒社康指导和禁毒宣传600余次,投入警力3000余人次,接受到所参观和警示教育250余次,覆盖受众达35余万人。  

  “针对不同受众,我们始终坚持精准施策,量身定制差异化宣传内容。”李书强介绍道,“面向区域院校,我们既开展‘小手拉大手、禁毒齐参与’签名活动,也为中小学生设计‘我是小小禁毒宣传员’主题班会,用青少年易接受的方式播撒禁毒种子;同时,组织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群体到所接受‘震撼教育’,通过直观体验强化警示效果。通过这一系列靶向性活动,不同群体的禁毒意识和防毒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除此之外,大辛庄戒毒所还将重要节点、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领域作为禁毒教育的宣传点,长效化赋能,扩大禁毒宣传教育的传播力、影响力、渗透力,让禁毒知识深入人心。  

  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大辛庄戒毒所正以勇担当、善作为、闯新路的精神,在指导社戒社康工作中不断探索、前进,也为戒毒场所转型变革和戒毒工作高质量发展蹚出了新路径。立足于此,大辛庄戒毒所将继续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持续擦亮指导社戒社康工作这张亮丽名片,为全局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免责声明 |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律时评网 w.fl-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29985号-19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